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新能源政策微调:风电遇冷 太阳能生物质能升温

新能源政策微调:风电遇冷 太阳能生物质能升温

2011-05-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数:1423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与2005年版目录相比,新能源作为单独门类,首次进入指导目录的鼓励类。

  作为国家最具纲领性的产业政策指导文件,投资项目一旦进入指导目录鼓励类,就意味着获得了相关部门在上市融资、银行信贷、拿地、税收等多个方面的优待证。因此,该指导目录可以看作是我国产业政策的风向标与晴雨表。

  纵观最新版的指导目录,不难发现国家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已经出现微调:“十一五”期间无限风光的风电被低调处理,而距产业化尚有距离的光伏、光热发电以及生物发电、生物燃料等子行业却被政策之手从后面狠狠推了一把。(记者 王颖春)

2.5兆瓦以下风机不再受政策鼓励

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涉及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与潮汐能等多方面的内容,而透过对比不难发现,该门类中对太阳能与生物质能所着的笔墨要远远高于风能。

在10个子项中,提及生物质能的有5项,提及太阳能的有4项,提及海洋能与地热能的有1项,而风电仅在“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这一子项中被一带而过,其背后透露出的政策含义引人深思。

业内人士认为,风电在装机规模、政策扶持和技术发展等多方面都远超其他新能源形式,在目前并网与淘汰落后机组等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政策更多地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太阳能与生物质能更多倾斜,也在情理之中。

指导目录中还提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其中唯一涉及新能源的就是风电。发改委在对指导目录的解读中表示:“诸如风电等部分新兴能源产业投资过热,主要原因是在国家严格调控‘两高一资’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形势下,资金大量涌入以新兴产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所致。如不及时加以调控,不仅将使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难,还将影响产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步伐。”

去年,工信部曾下发《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在该文件中,首次提到新建风机制造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单机容量2.5兆瓦及以上机组的能力,而在此次发改委下发的指导目录第十四条机械门类中,首次明确提出鼓励2.5兆瓦以上风电设备整机及2.0兆瓦以上风电设备控制系统、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国家在风电产业政策上的微调已经通过该指导目录落到实处,未来不符合政策的风电整机或零配件制造企业,将不会再受政策鼓励。

日前,电监会通报了酒泉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等几起风电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相关并网风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除了对单机容量设限外,该政策言外之意还要进一步淘汰落后的风电机组。这将利好已经在行业内形成龙头地位的相关上市公司,如华锐风电和金风科技。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电力巨头扎堆云南省“跑马圈地” 风电产业“大而不强”凸显尴尬
阅读下文 >> 风电产业内外交困 业内预计80%企业将被迫退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937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