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新能源政策微调:风电遇冷 太阳能生物质能升温

新能源政策微调:风电遇冷 太阳能生物质能升温

2011-05-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数:1427

逆变器受益全产业链政策

在同一子项中,指导目录还提到要鼓励逆变器控制系统开发制造。

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期间,诸如逆变器等光伏发电配套设备多处在研发和创新阶段,较少受到政策关注。“十二五”时期,光伏发电市场的趋势是向全产业链发展,晶硅、组件以外的配套设备将受到市场与政策的进一步关注,此次发改委将逆变器列入指导目录鼓励类,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接入电网的核心设备,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目前,逆变器造价在1元-1.5元/瓦之间,占到整个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的10%-15%。

2010年,我国光伏并网容量达500兆瓦,逆变器市场在5亿元左右。日前,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公开表示,到2015年,国内的光伏装机容量目标将大幅上调到10GW,较之前公布的目标翻了一番。假设这些装机全部并网,按照1元/瓦造价计算,预计到2015年,国内逆变器市场将达到100亿元。

除国内市场之外,国际逆变器市场更是一片蓝海。与我国光伏500兆瓦的并网容量相比,单德国一国这一数字就达到了近7000兆瓦之间,随着逆变器出口份额的加大,海外市场对国内逆变器企业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目前,已经开始生产或者刚刚进入逆变器这一领域的上市公司有科士达、许继电气、荣信股份、九州电气和科华恒盛等。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合肥阳光作为业内生产光伏逆变器与风电变流器的隐形冠军,其光伏逆变器所占市场份额在40%以上,近期该公司亦有进入资本市场的打算。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电力巨头扎堆云南省“跑马圈地” 风电产业“大而不强”凸显尴尬
阅读下文 >> 风电产业内外交困 业内预计80%企业将被迫退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9373&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