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风电设备 > 风电产业内外交困 业内预计80%企业将被迫退场

风电产业内外交困 业内预计80%企业将被迫退场

2011-05-10 来源:中国企业报 浏览数:2444

  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马学禄表示:“工信部的风电设备准入标准是比较高的,从目前我国的风电整机发展现状来看,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整机制造厂商不超过10家。”

  《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下称《风电标准》)已于2010年3月由工信部对外发布,经过一年多的修订及征召意见,今年将会正式出炉。

  该文件在能源、土地、自我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将进一步压缩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目前,国内排位前10名的风电设备企业,产能占了整个国内市场的80%,前15名占到了市场的95%,剩下的5%好几十家分,它们能赚到多少钱呢?”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副秘书长沈德昌表示,在未来三五年内,可能会有80%以上的风电设备企业通过重组、兼并等途径而消失。

  《风电标准》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内容:新建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单机容量2.5兆瓦及以上、年产量100万千瓦以上所必需的生产条件和全部生产配套设施;企业进行改扩建应具备累计不少于50万千瓦的装机业绩;新建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应具备5年以上大型机电行业的行业经历。

  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马学禄表示:“工信部的风电设备准入标准是比较高的,从目前我国的风电整机发展现状来看,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整机制造厂商不超过10家。”

  “新上马的企业特别是风电整机生产企业的审批,已经变得很困难了。2.5兆瓦以下的风机已经不太受产业政策的扶持,信贷可能还要面临约束。”国内一家风电企业高管表示。

  “其实这就要求新进入者一旦入局,就要有配套的科技研发,摆脱国内的技术空心化现状。”上述企业高管表示。

  这也折射出风电行业风光背后隐藏的问题:投资过热、重复引进落后技术、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未能得到有效攻关等。

  面对如此严峻的“整风潮”,如何敲开“审批大门”成为摆在各家企业面前的难题。

  “风电企业需要熟悉审批程序与流程,避免因为资料准备不完整或需要补充程序而影响评审进度,同时尽可能提前提出接入系统设计评审的申请,以便国家电网公司安排评审计划。”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提醒道。

  拥有全国风电资源50%、并欲打造中国“风电三峡”的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号称“风电之都”的甘肃省,目前都面临着入网容量已经饱和、电量送出愈加困难等问题。“进入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暂停风电项目审批。”内蒙古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

  “我们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说处在‘水深火热中’一点不假,实在不行,我们只能转向。”王伟甚至在为自己思考“后路”。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新能源政策微调:风电遇冷 太阳能生物质能升温
阅读下文 >> 风电投资转向:八成企业或出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9376&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