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智能电网技术研发路在何方?

智能电网技术研发路在何方?

2011-05-27 来源:凤凰网 浏览数:1676

  采访中一位不愿具名的电气设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国家电网方面人士曾在某内部会议上表示,目前可以顺利进入示范工程、试点项目中的设备的技术水平及研发标准不能等同于未来智能电网建设的实际需要。“即使有的设备已经在示范项目上使用,也不代表这样的设备就是未来智能电网建设真正需要的。”
  关于智能电网的众说纷纭也让部分业界人士开始谨慎投资。在电网信息和系统已经扎根16年,但目前智能电网业务占公司总比重不超过5%,该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认为,由于存在政策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国内智能电网成熟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智能电网是很好的概念,是全世界的趋势,但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并且投入成本会很高,至少在5年之内还不会达到目前大家的预期。”
  “合力”建设
  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早已不单纯是电力系统本身的事情,而是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全方位的战略性的项目。定义、技术方向、标准、发展路径……未来的智能电网建设或将使现有的电网管理体制、价格机制、定价等方式都发生改变。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推动。”国网能源研究院靳晓凌博士认为, 智能电网的利益相关方涵盖电力系统全产业链,以及政府、装备和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多个方面,而且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点也各有侧重,智能电网涉及电力系统整体的变革,更需要各行业机构协同以及资金、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建立跨行业的沟通和合作平台,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形成合力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能源产业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袁颖指出,要完全实现智能电网是一个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受国家政策、投资等影响,而且包括现有技术的成熟性、经济性、电网基础,以及整个社会的用电习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这个实现过程可能需要10年或是更久。
  在此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5年我国将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试点,改造建设智能变电站,推广应用智能电表,配套建设电动充电设施。
  采访中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惟有形成由政府为主导、多方积极参与的发展格局,才能全面推进中国智能电网发展,也更加便于企业进一步明确并适应智能电网建设需要。
  跨国咨询公司埃森哲的战略咨询全球主管马克•斯佩尔曼表示,下一步中国智能电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在国家统一规划和推动下,在全国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部署试点项目。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智能电网将带动电线电缆市场高速发展
阅读下文 >> 智能电网“十二五”中国电力市场需求分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9556&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