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外界担忧“电荒”加剧之际,一纸非民电价上调令出炉。
国家发改委决定,自6月1日起,15个省市工商业、农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上调1.67分钱,但居民用电价不变。
这一举措承担着缓解“电荒”、抑制高耗能、减小电企成本压力等多重期望。
发改委亦强调,这次电价调整不会直接影响CPI,间接影响也非常有限。
在“市场煤、计划电”外加电价调整不到位的背景下,多位市场和企业人士认为,此次调价的效果仍待观察。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薛静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历次销售电价的上调来看,此次提价一定要同时补贴电网和发电两个环节。
而在企业之间,争取补贴的暗战似已展开。
“涨的钱都是要给发电厂的,我们落不下什么。”南方电网公司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而归属于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某发电厂管理人员则对记者说:“我都不知道这钱主要给谁,电网欠着我们钱,但钱不一定给我们多少。”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电价调整,对于缓解五大电力集团的亏损肯定会有帮助,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局部上调:非民电价+上网电价
本次电价调整涉及的15个省市包括山西、青海、甘肃、江西、海南、陕西、山东、湖南、重庆、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河北、贵州。
此外,发改委已于4月10日起上调其中12个省的上网电价,安徽、湖南、江西的上网电价自6月1日起上调。这些省份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平均上调2分左右。
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不同省份出现了一些电力短缺的情况,但原因不尽相同,主要有四类,有些省份是内部装机不足,加上水电来水情况不好导致电力输送不到位,有些地方本身在火电方面就有缺口。
上述人士指出,一些电煤大省的缺电原因反倒是由于电煤供给不足造成的,因为这些地区的一些电厂原来电煤来源都是依靠小煤窑,没有进入到计划煤的供应计划中,当这些地区小煤窑关闭后,企业不得不到外地购煤,激化了电力供给矛盾。
长期亏损、发电积极性不高则是该人士提到的第四点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新华社援引价格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话表示,这次调价只考虑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不考虑电力企业盲目扩张、电力机组能耗高等原因引起的亏损。
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反弹也是此次调价的考量。电力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全社会电力消费量同比猛增超过12%,金属、石油、水泥等行业电力消费量涨幅更高。有关部门及专家表示,按照高耗能企业现在的扩张速度,我国煤炭需求量未来数年将翻番,可能因为铁路运力所限,出现有煤运不出,即使能运出,环境也不堪重负的问题。
除了此次电价调整,发改委还明令各地不得再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提供电价优惠。
此次调整未涉及居民电价,这有助于缓解当前高涨的通胀预期。
据记者了解,工业产品在消费品中大约占到40%的比重,如果按照50%的价格传导率计算,大约有20%的工业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会传导到CPI。即便如此,这在整个CPI中占的比重也十分微小。
1.67分/度让谁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