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量风电企业被限电,甚至在冬季出现全面限电而被迫弃风的同时,对于风电产能是否过剩的质疑也日渐多了起来。
2004年以来,中国风电投资建设驶入了快车道。风能资源丰富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也是如此。
乌兰察布市位于西伯利亚冷高压和蒙古气旋流向内地的主风道上,是内蒙古乃至全国的风能富集区。走进位于乌兰察布市的辉腾锡勒草原,一台台白色风力发电机随处可见,场面很是壮观。
辉腾锡勒是蒙语,意为寒冷的山梁。辉腾锡勒属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平均海拔2100多米,地势平坦,一道横贯的辉腾梁使它成为天然的风力通道。
根据测量数据,风过辉腾锡勒时,40米高度的平均风速达到8.8m/s,有效风时数达到7293小时,而且风能稳定性强、持续性好,是建设风电场的理想之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发改委副主任郭少军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乌兰察布市有60余家企业在此投资建设风电场,已投产的风电总装机容量为270万千瓦;在建风电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其中2008年、2009年上马的项目特别多。
为了抢得风电市场的先机,加快审批进度,中国的风电市场还出现了独特的“4.95万千瓦现象”。
根据中国现行风电项目审批制度,5万千瓦及以上规模需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审批,5万千瓦以下项目由地方政府自行审批。
为规避这一规定,一些风电场投资商便将所投项目拆分成若干个装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下的项目,从而形成了“4.95万千瓦现象”。
郭少军表示,仅乌兰察布市就有多个4.9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项目。
“4.95万千瓦现象”的结果便是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扩张。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30日,蒙西地区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由2003年的8.76万千瓦增长到710万千瓦。
风电电源和电网配套建设脱节的现象愈发严重。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此前在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若不解决风电规划和电网规划脱节的问题,“风电三峡”将会成为“瘸腿”工程。
由于风电外送受阻,内蒙古开始逐步收缩风电开发项目。据郭少军介绍,在乌兰察布市最新编制的“十二五”规划中,风电装机容量规划由之前的2400万千瓦降至610万千瓦。
虽然蒙西电网外输能力受限、风电场的弃风现象时有发生,但是齐来生对于风电的发展前景还是充满了期待。
齐来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2010年企业共发电13.2亿度,相当于消耗标准煤炭45.5万吨,原煤63.7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2万吨。“风电的经济、环保价值非常可观,只要解决了输送问题,风电还是大有可为的。”齐来生说。
正是看中风电的未来发展前景,龙源电力除已经投产的6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外,目前还在内蒙古包头等四地兴建了40万总装机容量的风力发电场。
对于风电产能过剩的说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也不认可,他认为“是目前风电建设和电网建设的不匹配导致了有电输不出去的难题”。
蒙西电网孤岛求生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当地受访人士多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的困难归结于当下失衡的电网格局。
和其他省份不同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内有两张电网:蒙西电网(也称内蒙古电网或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蒙西电网也是国内唯一一家独立的省级电网。
2002年厂网分家(发电厂和输电网分家)改革时,中央出于对少数民族地区强有力的支持,为内蒙古特意保留了蒙西电网,主要负责自治区中西部包括腾辉锡勒所在的乌兰察布市等8个盟市的电网建设运营工作。其余4个盟市归蒙东电网,归属于国家电网。
由于不属于国家电网管辖,蒙西电网就相当于是全国电力网络中的一个孤岛,在跨地区电力采购、调度以及输电通道的建设上受到诸多限制。
那么,能否转而依靠已有的输电通道呢?
目前,蒙西电网外送的通道共有5条,其中3条为点对网的输送通道,由大唐托克托等三大发电厂直接与国家电网连接,另有两条500千伏东送华北的“网对网”输电通道。蒙西电网已有的输电通道远远无法满足其富余电力外送的需要。
无奈之下,蒙西电网曾将希望寄托于增建两条超高压输电线路。
“自2005年开始,蒙西电网便向国家申请增建超高压线路同华北电网相连,而且建设方案于2007年就通过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论证,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田树平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蒙西电网外送通道受阻的背后,还隐含着蒙西电网和国家电网间的博弈。
蒙西电网的思路是,借助华北电网,输出网内富余电力。
“内蒙古距离华北电网非常近,建设500千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将蒙西电网的电调往华北电网,再通过华北电网调度到华中、华东地区,这种‘接力棒’式的传递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缓解蒙西电网的输电难题。”当地一位电力业内人士说。
而国家电网则有自己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