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电上下游企业联姻初现整合征兆

风电上下游企业联姻初现整合征兆

2011-06-04 来源:中国经营报 浏览数:3592

  2010年底赴港上市未果的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新能源”),近日重整旗鼓二度闯关。

  一度受挫的华能新能源,此次正放低姿态,通过调低招股定价来获取投资者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股之初就受到了风电设备企业的追捧,金风科技[15.72 1.29% 股吧]和华锐风电[60.56 1.12% 股吧]加入了认购股份的行列。

  背后的深意耐人寻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的影响下,风电行业遭遇了“寒冬”,目前风电设备商希望与开发商通过股权绑定来“抱团取暖”。华锐风电和金风科技无疑希望通过“股权绑定”,获得下游开发商在业务上的偏爱与支持。

  自降身价再冲关

  5月30日,华能新能源正式开始招股,招股价介于2.28~2.98港元,并已锁定包括中投、淡马锡等13名基础投资者,若行使超额配售权,预计最多集资约80亿港元。

  据华能新能源招股书显示,预计2011年底前,风电装机容量相比2010年底增加44%,并将重点开发太阳能项目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而为实现拓展目标,估计2011年安装的风电项目及太阳能特许权项目的总资本开支将达人民币160亿元。

  2010年底,华能新能源曾与大唐新能源[2.17 -1.81%]同台竞技赴港上市,却因定价未能获得投资者青睐致使认购不足最终搁浅。

  国内一位要求匿名的风电央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华能新能源此次每股最高2.98港元的定价确实比较低,与2010年底首次招股相比降低了25%,和龙源电力[8.11 -0.25%]和大唐新能源上市的境况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坦率说,目前境外市场情况不是很好,也并不是一个好的上市时机。”

  据了解,2009年底龙源电力赴港上市,以招股定价6.26港元至8.16港元的高姿态募集资金近175亿港元,点燃了国内风电企业赴港圈钱的热情;2011年底,大唐新能源在香港市场再下一城,以2.33港元到3.18港元的发行价成功上市,募得资金56.71亿港元。

  “因为追求规模而自身又资金短缺,上市融资是风电投资商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再加上国内大部分风电企业也均在上市筹备之中,因此华能新能源此次自降身价是我们所不乐见的。”但上述风电央企负责人坦言,作为国内第三大风电开发商的华能新能源自降身价,为同行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但他同时承认目前的现实是,风电并网等问题凸显让投资者已对风电概念趋于冷淡,而疯狂扩张中的风电企业又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企业别无他路。

  “风电企业目前的资金需求压力很大,行业竞争也很激烈,所以像华能新能源这样调低价格融资也可以理解,重要的是把融资渠道打开为下一步发展铺路。”该风电央企负责人如是对记者表示。

  风电企业抱团取暖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可再生能源并网—中国的现状与挑战
阅读下文 >> 中国风电产业逐步进入全球市场 警惕“价格战”苗头出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9645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