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出发,无论是前往北欧的挪威、瑞典,还是直接抵达丹麦,你都会经过著名的哥本哈根这一“商人的港口”。从蔚蓝的空中向下俯瞰时,一排排屹立在大海中的白色巨塔点缀海边的壮观场面令人震撼不已。
不久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也将呈现出类似美景。
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资源量多,品质好,且清洁环保,已成为国际风电发展的新方向。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近海风资源,近海1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1亿千瓦,近海2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3亿千瓦,近海3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4.9亿千瓦。
海上风电大跃进
2010年11月,中国第一座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亚洲第一座大型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风电场投入运营,年发电量可达2.6亿千瓦时,所发电能将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回陆地,可供上海20多万户居民使用一年。
我国特有的潮间带海域广阔,适合建设海上风电场的资源比近海深水段区域更为丰富。初步估算,我国在5~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三峡电站原设计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
2010年初,国家能源局和海洋局联合下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并于同年5月18日正式启动首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投标项目的工作。
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50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3000万千瓦。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的海上风电将迎来大发展,超越欧洲此前20余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将“重点”开发建设江苏、山东基地,“推进”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海上风电建设。
目前,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的海上风电规划已在推进。上海已规划了8个风电基地,总容量近600万千瓦。2015年前有望实现三个项目:分别是上海东海大桥西侧项目、上海临港新城项目、上海奉贤项目。其中上海东海大桥西侧项目装机容量是10万千瓦,上海临港新城项目的规划容量是10万千瓦~20万千瓦之间,而上海奉贤项目的规划装机容量是40万千瓦。
江苏海上风电场规划有4个百万级风电基地,包括盐城东部295万千瓦、盐城南部910万千瓦、南通420万千瓦及连云港的300万千瓦。这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通过审查,2011年8月前完成全部报告的评审,9月提交项目申请报告。
江苏省有着比较好的海上资源,其特点是台风影响小,受到台风的外围影响为2到3次。另外,离岸20公里和50公里的地区,可以开发风能3800万千瓦和9500万千瓦。
浙江在去年也已经完成了《浙江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和水规总院组织的审查。预计浙江省将在2015年建成海上风电场装机规模150万千瓦,2020年建设海上风电场装机规模370万千瓦。
到十二五规划末,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的海上风电装机计划分别是70万、460万、150万、300万和40万千瓦,到2020年,上述地区的装机规划将增长到155万、945万、370万、700万和110万千瓦。
海上风能资源较陆上大,同高度风速海上一般比陆上大20%,发电量高70%,而且海上少有静风期,风电机组利用效率较高。同时,由于海面平滑,湍流强度相对较小,可以延长风电机组使用寿命,陆上风电机组一般设计寿命为20年,海上风电机组设计寿命可达25年或以上。
海上风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不依赖外部能源,没有碳排放等环境成本,我国发展海上风电的优势还在于我国沿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风力强劲,海上风电场不占土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缺口很大,发展海上风电具有独特优势。
事实上,2010年江苏省的4个招标项目都离电网负荷中心很近,地方政府也早已有了相关规划,并预留了入网通道,将风电“并网难”的问题予以很好化解。
价格成本无厘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