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火热的风电行业出现逆转。3月25日工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共同组织研究并起草了《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下称《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同月29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了《风电标准体系框架(讨论稿)》,预示着风电这个原本火热的行业门槛在提高。
同样,走在国际市场的中国风机也是一面狂飙突进般地攻城略地,一面大幅度的调低价格。有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风电机组价格一路上扬,一度达到6200元/千瓦;但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迅速走低,几乎以每年1000元的速度下降;到2009年底,国产风电机组市场价格已下降到5000元/千瓦以下。相对于海外风机制造商的价格,国内价格明显偏低。从2009年的数据看,维斯塔斯、歌美飒和苏司兰的风电机组平均价格比金风科技(002202,股吧)高87.6%~163.9%。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国外风电装机成本价格在11800元/千瓦左右,而目前我国风电的装机成本在4000元/千瓦左右。
这些来自政策和市场的信息让人担忧中国的风电企业是否在举步维艰的发展中会被淘汰掉一批。然而,来自国家老工业基地的重庆,其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消除了人们这一担忧。
重庆风电“走出去”与“引进来”
目前,重庆市在风电装备配套领域已形成从风电机组到齿轮箱、电缆、叶片等产业链配套产品的完整供应体系。为此,重庆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中国重要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产值超过200亿元”的目标。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零部件配套供应齐全的重庆,早在2008年就开始培育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并提出打造百亿级产业链的目标。
2007年,中船重工在重庆成立海装风电公司,拉开了重庆市发展风电装备配套产业的序幕。之后海装风电公司的“狂飙突进”,正是重庆风电装备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缩影。为加快抢占海上市场,海装风电公司近年来已斥资50亿元,新建海上风机总装基地和齿轮箱、叶片生产基地,建造海上风机安装船,准备进军非洲、美洲风电市场。
如今,除了海装风电外,重庆齿轮箱公司、鸽牌电线电缆公司、重庆通用工业公司等相关风电装备企业提供的齿轮箱、电缆、叶片等配套产品,同样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今年5月,重庆通用工业公司成功收购了大安市一家风电设备公司,并在锡林浩特市完成80亩征地,准备在两地各建一座风发叶片产业化生产基地,这也是继海装风电的风电机组成功卖到内蒙古市场后,“重庆造”风电装备项目再次成功开拓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