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风机便宜又好,那么中国设备商的机会可以说是很大。”能源经济学者、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
尽管这个预测看起来非常吸引人,林伯强还是提醒,“不知道预测背后的许多关键性问题,可能不好当真。”
但急于出货的设备商们,可能已经管不了这么许多。
根据BTM咨询公司的数据,全球的海上风电项目,80%的都是由传统的电力运营商所有的,领先的是丹麦的Dong Energy,和瑞典的Vattenfall,德国的E.ON和RWE。
“目前为止,全球海上风机制造商的基地,主要还是在德国和丹麦,而英国市场也普遍被看好,已经有约十家企业宣布要在英国投资建厂。”赵峰说,“这里面包括湘电股份(12.52,-0.24,-1.88%)(600416.SH)旗下的达尔文。”
自从去年设备商们开始热议“走出去”的话题,在当地建厂就被认为是进入外国市场的一个先决条件,但是设备商们并不愿意轻易冒险。
“不可能因为一个项目去建厂。”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跟做项目不同,要考虑国外市场有没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激励,而且在选择当地的供应链也需要时间。”
实际上,中国风电开发商装机的快速扩张和对于国际市场的渴求,曾让设备商们抱有“依附”的希望。“很多开发商都表示过,要带着中国的设备商们一起出去。”前述业内人士透露。
但约两个月前,龙源与歌美飒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国际市场合作开发风电场,地点分别位于欧洲、拉丁美洲和美国。
“龙源与歌美飒签的只是战略协议,执行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联合动力市场营销部销售总监李施雄语气轻松。
如果说龙源与歌美飒此次的战略合作,还不足以引起中国设备商们的警惕,那6月中旬于上海举行的海上风电大会上,谢长军公开表示,购买华锐3兆瓦的风机,“是因为这个机型别人没有,但是如果别人有,我就不买你的了。”
此外,他还透露西门子将为其在江苏如东海上示范项目提供21台功率为2.3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
而对于中国的设备商们来说,确实感到压力了。
“过去开发商购买国内外设备的比例约是7:3,但今年以来明显感觉到国外企业的订单多了起来。”前述北京设备企业销售经理表示。
他解释,一是因为国外的风机便宜了,再就是“开发商也明白了,国外设备高的那部分售价,很快就能通过较高的稳定性补回来”。
金风科技总工程师崔新维也坦言,“我们的风机没有成为首选,还是选择西门子的风机,对我们还是有压力的。”
面对这样的形势,华锐只有“放手一搏”,在新宣布的国外项目中,无一例外都提到又在国外建厂的可能。“如果在当地建厂,获得项目的可能性确实要大些。“前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