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风电调度运行管理急需加强。在风电场功率预测方面,我国目前仅在电网侧开展了风电功率预测工作,90%以上的风电场尚未建立预测系统;在风电场监控系统方面,存在标准不统一、接口不规范、功能不齐全等问题;在风机涉网保护方面,保护设置难以与系统电气保护相配合,故障时不能按要求正确动作;此外,在风电场无功补偿、部分风电场接头设置不合理。
最后,风电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国家电网公司认为,我国风电开发缺乏统一规划,企业、地方政府与国家的规划不合拍;风电场建设与电网规划不协调,普遍存在“先核风、后核网”的现象;风电规划与灵活调节电源规划不协调,严重缺乏灵活调节电源。
前所未有的风电并网管理
在加强风电并网管理的措施方面,舒印彪特地强调了“依法依规”,因为,即将密集出台的并网管理政策中,以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监会等政府部门为发布方的居多,改变了曾经主要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文件的“企业管理企业”形式。并网管理涉及九个方面内容。
在政府层面的措施包括,加强风电发展统一规划和完善并网技术标准体系。前者要求重新确立国家风电规划的权威性,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说:“过去,大多数风电项目由地方政府核准,存在整装风电场拆分现象,造成风电建设与市场消纳和输电规划不同步、风电电源与其他调峰调频电源不协调。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细则中有《风电专题规划》,今后要严格统一各部门的风电规划。”后者在并网技术标准方面,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已通过审查,即将出台。
企业层面的管理措施涉及风电产业链中的整机制造、风电场和电网。
在整机制造和风电场侧,舆论关注已久的风电整机企业洗牌也许将迈出实质性步伐,不满足并网要求的风机只有被淘汰的命运,电网友好型风电场不再是企业高标准的宣传。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有功无功功率调节能力、主控系统及变流器关键部件性能转变成了并网的底限。
《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于2011年1月1日以后核准的风电项目,并网机组必须通过并网检测;对已投产风电机组要进行评估,不符合并网技术规定的,应提出整改意见,并在1年内完成改造,未按规定完成改造的风电机组和风电场不得并网;并网后6个月内应完成并网检测,并将检测报告报调度机构审核。承担此任务的是即将建立的“国家风电检测中心”。
在电网侧。电网公司将严格按照《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实行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工作。并网风电场每日应在规定时间内向调度机构提交日预报和实时预报,并开展发电计划申报工作。对风电场功率预测进行考核的标准是,发电计划与实际出力误差小于20%,调度中心按照预测精度安排优先调度顺序,对预测不合格的风电场项目通报其总公司。舒印彪说:“为了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上述信息将每月上互联网公布。”
此外,国家电网即将启动风电信息平台,平台涵盖风电规划、前期、建设、并网、运行等全过程的信息数据库,同时还包括有关政策、重大研究成果、重要会议、国外风电发展动态等信息。
舒印彪认为,电网建设关乎风电消纳市场研究,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可以扩大风电消纳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