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新能源领域的一流品牌
——《中国电力报》访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涛
近日,国家能源局审定并发布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18项重要标准,涉及大型风电场并网、海上风电建设、风电机组状态监测、风电场电能质量、风电关键设备制造要求等风电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标准。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提出我国风电要进行“五个转变”:我国要实现从风电大国向强国转变,未来产业发展要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从追求装机容量向追求风力发电量转变,从集中大规模开发向大规模开发与分散开发并举转变,从以陆上风电为主向陆上和海上风电全面发展转变。
此次标准的发布和“五个转变“的提出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风电产业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这势必会给我国风电市场带来重大变化。为此,中国电力报《新能源导刊》记者专访了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涛。
《新能源导刊》:国家能源局提出的“五个转变”和发布的18项标准其实也代表了中国的风电发展方向,就您来看,为什么我国风电方向要在这个时候进行调整?
雷涛:首先,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必然的调整。现在从我们国家的风电开发程度来说,我们是风电大国毫无疑问,但很遗憾许多设备我们还是需要进口,更信赖进口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第二点2009年之前中国风电产业连续四年翻番增长,到2010年增长速度却放缓到30%,中国风电产业俨然已经开始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粗放式的发展势必要面临整改;第三点是针对风场存在无法并网、闲置电量的问题,像内蒙古风力发电机大量空转,30%电量遭弃的现象——如果仅追求装机容量,电却送不出去,很明显这是一条死胡同;第四点从电网的承载能力以及供电需求、风场资源来看,可以说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更稳更压力小,而且更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关于最后一点,我认为是根据十二五规划作出的调整,在西北部陆地风电市场环境相对成熟后,东部沿海地区以丰富的风力资源、强大的用电负荷和输电压力小的特点铸就了更为广阔的海上风电市场,从而顺势造就海陆齐发展的行业趋势。
《新能源导刊》:风电方向的调整是不是由于我国风电发展存在问题?有哪些?
雷涛:的确,我国风电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尤其是今年频发的脱网事故以及大批风场存在的并网难、闲置电量问题。作为新能源,风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了许多问题,如风电场的建设滞后、设备质量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技术力量层次不齐等,这都是会影响到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需要明确细致的标准作为把关的标尺。
《新能源导刊》:中国风电发展的“五个转变”对设备企业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战?
雷涛:我不认为是新的要求,只能说是更高更严格的标准,更强调了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更明晰更强制性的设定了技术条款。比如以低电压穿越为代表性的一批标准都在原来没明确的情况下变明确了,并成为强制性的行业准入门槛。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要继续坚持走下去,设备质量、技术研发、成本与利润的核算是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新能源导刊》:对于今后中国风电市场的走势有哪些预期?我国风电发展速度是否因此放缓?
雷涛:是一个放缓的过程,一来新标准的提出,对技术和质量都设定了更严格的关卡,整个行业都需要对新标准有个接受和消化的过程;再则受国家电网改造的部分影响,设备和技术都将做出相应的调整;
是一个洗牌的过程,高标准高指标必然会划出一条优胜劣汰的界线,从技术、利润、发展等角度考虑,整个市场将迎来一次大洗牌;
是一个为未来良性发展过渡的过程,风电标准的发布是一次良性整顿,可以说是越有规矩越会规范,这就更需要企业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更为严格的自我质检,从而为未来风电市场的安全、稳定发展铺平道路。
《新能源导刊》:风电标准的发布、方向的转变使得风电企业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贵公司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规划?
雷涛:就目前风电发展形势而言,整个产业已经开始从量变的路线踏上质变的高桥,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北京能高将以“产、学、研”齐头并进的势头全面覆盖陆地、海上风电场。比如我们现有的3MW全功率风力发电并网变流器就以配备加热、除湿设备,高防护等级等特点为“下海”做好准备,为研发5MW及更大功率风力发电并网变流器埋下伏笔。此外,公司在已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的大功率风电机组并网变流器、光伏并网变流器等核心产品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了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及工程化。而且公司相关核心产品已通过CE、“金太阳”、低电压穿越等多项国际国内权威认证,并成功应用于国内近30个省份及自治区的发电项目中。
同时,北京能高还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发展负责”的态度与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继续开发大功率风力发电并网变流器、光伏并网变流器、微网变流器、储能系统双向变流器等高科技产品,让“NEGO”成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一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