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要把施工船移到7公里以外的一处地方进行风机吊装。在涨潮时,要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把足球场大小的船舶精确地移动到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央电视台记者站在龙源振华施工船的甲板上,手指远处的海面做着现场采访。
9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走基层”栏目组记者来到江苏海上龙源风电公司龙源振华起重船上,详细采访和拍摄了国电龙源海上(潮间带)150兆瓦大型示范项目工程建设情况。央视“走基层”栏目将国电龙源海上(潮间带)150兆瓦大型示范项目确立为“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报道对象,将镜头对准了江苏海上龙源公司工程建设团队,将其树立为我国海上风电事业的典型、标兵。
技术创新提高工程效率
上午10时,工程建设团队一线负责人张乐平刚一登上施工船,就开始着手指挥打桩,这已经是他第10次指挥单管桩沉桩工作了。220吨重的液压冲击锤不断变化着力度和频率,打在400吨重的基础桩上,发出的咚咚声“犹如一曲大型交响乐”。在张乐平看来,一切都显得那么习惯和自然。然而,谈起一开始接受沉桩任务时,张乐平仍然心潮起伏。
在潮间带建设一个风机基础,混凝土基础要20天,多管桩基础要10天。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龙源电力决定大规模应用单桩沉桩技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龙源电力并无国内外先进经验可循,前两次单桩沉桩垂直度误差率都远过了行业标准,无法满足风机正常运行的技术要求。在这个关键时刻,张乐平被任命为现场总指挥,成为“沉桩前线”的负责人。“当时确实压力很大,两天两夜没睡着觉。前两次沉桩都失败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张乐平回忆说。
在第二根桩“打偏”以后,有专家认定,以目前的技术根本无法达到千分之六的误差率。但张乐平坚持要打第三根桩,“这个方案是我们反复研究的结果,而且经过了设计院和专家会议的几轮讨论,只要调整到基础桩在自然状态下垂直,沉桩必然成功,我有信心。”
8月13日,张乐平带领工程建设团队开始了第三次沉桩。“在整个沉桩过程的两个多小时中,我们一直站在抱桩器跟前。”张乐平回忆说,“一开始每沉25公分就监测调整一次垂直度,后来是每一米就停一次。”据团队成员陈强回忆,“液压冲击锤敲击三千多下的过程中,大家手中的对讲机就一直没有停过。”随着最后一锤声音,抱桩器显示的垂直度误差率定格在了千分之二。也就是说,50多米长、5米直径、几百吨重的庞然大物,被最大达到11000吨的力量打入地下40多米以后,误差只有几毫米。
现在,工程建设团队已经驾轻就熟,每一锤用多大的力,要如何根据地质情况精确计算和调整垂直度,是他们团队掌握的核心技术了。
江苏海上龙源公司总经理张钢说:“真的很感谢工程建设团队,那一次成功不仅仅是一个基础桩的成功,它意味着我们已经攻克了单管桩沉桩技术,掌握了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核心技术。”
现在,江苏海上龙源工程建设团队每个月可以以平均千分之三的误差率完成十根单管桩基础的施工,快速推进了工程建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