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ning Kruse:首先西门子在风电市场已经20多年了,我们的风电发展是基于原来电力的经验,这点我要澄清一下。我们谈到海上风电的时候,我们和陆上风电有同样的问题,哪一种更便宜一些,哪一种渡电(音译)价格更低廉一些。长期来说哪种价格更低,才真正是问题。我想今后问题主要是要关注渡电价格,我们好的价格来自于高质量,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不管是1、2、3、4、5、6、7、8、9兆瓦的风机都无关紧要,最关键是哪一种能够用最低成本来提供电力。我们在研发新的规模和技术的时候,很多事情是以前我们所没有经历过的。
我们认为海上风电今后将成为中国电力的一部分,那么特别是复合中心现在主要是在东南部、沿海,他们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如果我们看一下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风电的规模,我们很确定他们海上风电大规模化的话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价格很贵,而且它的学费也很高。我的建议是海上风电在中国的发展要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来对付这些挑战。这不光中国风电今后不仅可以走到海上,而且可以走到远海,包括潮汐能。所有这些技术我们都要进行深度的考量,如果我们鉴于分散风电,西门子是百分之百的赞成分散风电的市场竞争。我们用户抛弃任何的政治、经济障碍,我们要呼吁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这就是我要关于如何降低渡电价格的考虑。
Wolfgang Jussen:主席去年问过我,关于瑞能能够在中国开展海上风电,因为我们勇敢,我希望就那些风电能够采用三兆瓦的技术,可以用我们瑞能的三兆瓦的设备。我完全同意西门子的看法,生命周期的成本,20年的成本考虑是我们未来要考虑的事情。
最好的技术,更长的叶片,这是我们今后要面临的一个挑战。我要说在中国来说,我要建议根据我们的经验,路上技术的经验,我们要稳健的一步一步发展。中国有这些技术,我们要采用成熟的技术,但是不一定想在深海处以上去搞十兆瓦的技术。我们在今后两年我们计划,我们知道欲速则不达,如果走的太快会搞跨一家公司的,我们要做20年的打算。
Jens Tommerup:我想我们应该记住中国现在的状况和三年前的状况,我们看一下现在的情况,很多学校行业都在中国发展起来了。我们将能够共同和中国一起开发新的标准,同时引进国际上的知识,也整合本地的技术。这样能够平衡国外学来的知识和国内学到的经验。我们相信我们将能够让可靠的高质量的行业向先发展。我相信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引进国际上的知识,我们要提高行业的标准,同时也要改善可靠和质量标准。
如果我们看过去三年的话,这个行业很艰难,如果看今后三年,如果我能够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的话,那么中国将能够实现很好的质量的飞跃。
主持人李俊峰:武总,因为金风科技虽然比不上西门子,但是在风电里面也介入差不多30年了,正式介入制造业也是十多年的时间,发表一下您的看法,从发展趋势。
武钢:关于机组容量大小的事,我想这个要和我们现在国家的整个工业发展的水平相匹配,比如说你的加工能力是不是和你大机组是能够匹配的,你能够在一定的成本下能够得到批量化的零部件。第二个就是你的吊装,还有你的维护能力,因为总体来说单机容量他一定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这个上升的速度我觉得要市场相匹配。你如果要是过快的话,你的吊装的能力,还有你的维护的能力,可能因为出一个故障,你要等一个特别大的吊车,等很长时间,这样会给投资商带来影响。
海上风电,金风是2007年在国内第一家把风机和中海油一块合作,立到了渤海湾。随后今年又立了两台2.5兆瓦的风机。我非常同意国外同行的观点,海上风电又增加了我们风机的风险,本身风电这个行业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到了海上,他就是风险更大。可以说,维护一次可能就把他一个大的部件,可能就把他的整个投资模型就颠覆了。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小步快跑,要稳步发展,我们现在正在做六兆瓦的风机。
主持人李俊峰:受时间限制,我们结束之前我想给我们观众留一到两个问题。
提问:我是来自大工起重集团,我叫杨宏伟。问题是提给李俊峰老师,看您指派哪个企业家回答。我们作为兆瓦级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去年已经达到100亿产值。我想提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行业标准的问题,各位企业家都很关心是成本还是质量第一。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供应商也很纠结,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风电刚刚起步,我们能够向其他行业学习一下,规范我们整机的行业标准,这样对于各位整机商将来的成本和质量我认为都有好处。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提问又哪位回答?
主持人李俊峰:关于标准和质量问题,国家陆陆续续出台一些标准,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吴佳梁先生回答这个问题吧。
吴佳梁:谢谢把这个问题交给我来回答,我觉得就整个中国风电行业发展来看的确是前一段时间是一个草莽时期,我们中国风电很有一点像早年中关村(6.05,-0.06,-0.98%)卖电脑的搞法,所以出来若干个风电企业。这带来很大的隐患,刚才您提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规范这个行业的话首先从标准开始,提高技术门槛,可能制定我们行业乱的非常有效的措施。如果这不这样的话,我们会留下更多的隐患。我说一个现象,我看过一个企业,有的很有规模的企业,我们出厂连实验台都没有,而且我们这个很成熟,不需要实验,就把现场当成实验台。有的风机到了现场之后居然要调试好几个月不能发电,这是很荒唐的搞法。这不是卖个手机那么简单,你卖的是要运营20年的重型工业产品,所以应该说规范行业的标准,提高技术门槛,可能是保证我们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非常有利的措施。
提问:谢谢,我是来自丹麦的一家顾问公司,我提问有两个问题是相关,今年被称为LVRT年,众多厂家都面临升级问题,尤其对于华锐和金风而言,我想问一下对你们的压力有多大?今年大家都知道现金为王了,LVRT升级会不会对企业现金流造成很大影响?
主持人李俊峰:武总和韩总回应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