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2009年3月19日,国际环保组织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在京共同表彰了在2008年为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奖项获得者是由可再生能源领域多名资深专家和学者共同评出。其中,全国人大环资委前主任委员毛如柏获得突出贡献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朱俊生和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前董事长于午铭获得终身成就奖;保定天威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俊良,太阳雨集团董事长徐新建和天普集团总经理程翠英获得突出成就奖;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定金,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仁贤和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洪华获得最佳新人奖。
2008年,尽管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仍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约为2.5亿吨标准煤(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比2005年的7%左右上升了2个百分点,其中水电为1.8亿吨标准煤,太阳能、风能、现代技术生物质能7000万吨标准煤,向20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全国一次能源的比例达到10%的战略目标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表示:“虽然200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成绩很可观,但金融海啸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可再生能源产业不可能独善其身,这就需要企业苦练内功,减耗增效提高竞争力,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更需要大家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共渡难关。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没有变,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增长趋势也不会变。今后5-10年将是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大规模利用的起步阶段,能否抓住机遇,打牢基础,迅速形成可再生能源市场和产业,是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所在。
过去一年,在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中以风电和太阳能的企业表现尤为抢眼。2008年在风电新增市场份额中,国内产品占65%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在累计市场份额中,国内企业的比例达到55%。
太阳能方面,2000年,我国光伏组件的生产能力不到10兆瓦,但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了2500多兆瓦,居世界第1位。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2008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超过2500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0%,使用量和年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太阳能热水器已基本实现了商业化,形成原材料加工、产品开发制造、工程设计和营销服务的产业体系,同时带动了玻璃、金属、保温材料和真空设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一个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兴产业,目前有13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太阳热水器生产企业。
WWF(中国)项目战略总监李琳表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多方努力。企业家是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领军人物,我们为他们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也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努力,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期待着可再生能源人才辈出,事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