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表示,“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预计到2015年风电装机将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达1900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比重将超过3%。
“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5年翻番,成为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第一大国。而今年1~10月,全国风力发电量达到583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56.9%,占到全国发电量的1.5%。
时近年末,虽然从风电企业相继公布的三季度财报可以看出,风电企业的利润仍在持续下滑,但风电行业还是在近日迎来了政策补贴方面的两个利好消息。
电价附加提高
补贴资金增加
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采取综合措施调控煤炭和电力价格》文件:“自2011年12月1日起,将全国燃煤电厂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约2.6分钱,将随销售电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由现行每千瓦时0.4分钱提高至0.8分钱。”
从2006年6月开始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开始,经过四次调整,标准已经从最早的每千瓦时0.1分钱变为如今的0.8分钱。
由于电价附加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尤其是风电。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前提下,单位电量的补贴标准没有大的变化,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的快速增长,造成所需的资金成倍增加。
“目前可再生能源附加每年能收140亿元,补贴风电都很紧张,但此次提高至0.8分,每年就多了140亿元,不仅能满足全部风电,还可以多出90亿元给太阳能,新能源绝大利好。”美国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能源电力部门咨询经理曹寅分析称。
风机制造商金风科技公共事务部总监姚雨向记者表示:“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上调直接受益者是发电企业。”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电设备供应商也会间接受益。“但目前我们尚无法判断受益的程度有多大,因为还有很多其他市场因素也会作用于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
不过发电侧补贴的方式仍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曹寅认为,发电端补贴才是新能源补贴的正道,不仅可以鼓励各种技术,还可以避免国际贸易争端,同时通过统一操作减少了寻租空间。
风电上网政策
释放积极信号
12月2日,电监会发布《风电安全监管报告2011》。报告称,电监会将推动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及政策,制定持续稳定的风电电价补贴政策,并提高电价补贴的时效性。
其中,为促进风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将制定调峰调频电源的电价补贴政策及风电接入系统工程造价的补偿标准;为促进风电消纳,将制定分散式风电上网电价、电源侧峰谷电价及用户侧可中断负荷电价。
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具体政策方面,目前仅有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年初出台的、专门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建设的输电线路提供每千瓦时1~3分钱补贴的接网投资补贴政策。对于电网接纳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技术难点所带来的经济补偿和激励问题,尚没有出台具体政策。如果后续在风电上网方面能够有具体措施出台,不但可以提高电网企业接纳风电的积极性,也能够真正使得补贴效果体现在上网电量上。
“风电电价补贴政策释放积极信号。”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马学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举措将促使电网布局更加合理化,也会促进电网对风电能量的接纳。
要补贴,也要效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上月撰文指出:“现阶段新能源发展离不开政府补贴,但政府补贴政策需要贯彻效率原则,政策实施要依靠竞争和比较机制,并应体现阶段性变化,不断降低补贴幅度,尽可能减轻因发展新能源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