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风电转折年,这不仅体现在风电场大规模脱网等事故高发,还体现在风电企业业绩全面下滑,更体现在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各种政策的集中、连续出台和重新审视思考上。
其实,风电产业目前面临的技术、质量、产能、政策、电力体制等瓶颈在2005年风电产业发展之初就已预测到了,只是高速的发展暂时掩盖了这些问题,现在,这些问题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刻,解决好则风电继续快速发展,解决不好,则会失去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风电来说,“十一五”时期是把比较容易的事干了,“十二五”时期才是真正要解决难题的时候,并且是根本上的解决,发展模式、电力体制、电价等方面将会触动各强势集团的利益,改革难度可想而知。不敢乐观估计,只能拭目以待。
1、酒泉、张家口等地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故
5月5日,国家电监会通报了三起风机大规模脱网事故及原因:2月24日,甘肃中电酒泉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桥西第一风电场因一个开关间隔的电缆头故障绝缘击穿,造成三相短路,导致包括这个风电场在内的10座风电场的274台风电机组因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在系统电压跌落时脱网,引起系列反应,致使本次事故脱网风机达598台, 损失出力占到事故前酒泉地区风电出力的54.4%,造成西北电网主网频率由事故前的50.034赫兹降至最低49.854赫兹。
此外,4月17日,甘肃瓜州、河北张家口的风机脱网事故均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果。
点评: 2010年,全国共发生80起风电场脱网事故,2011年1-8月,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93起,并且大规模脱网事故(一次损失风电出力50万千瓦以上)由1起升至12起。到底是谁的责任?
国家电监会给出的结论是:事故发生主要由风电设备、风场管理、电网接入以及运行安全监管等四方面问题导致。看来,涉及风电场开发的各方均难辞其咎。
然而,在随后的整改中,几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相对最为弱势的风电整机设备商——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发电集团、电网企业似乎成了行业的评判者。
对此,风电整机制造商虽有牢骚却只能私下发发,毕竟,订单权和舆论权牢牢地掌握在强势的发电商和电网企业手中。风电“整风”整到机组缺失低电压穿越功能为止了。
在此,我们试问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风电装机规模最大、上网风电量最多的内蒙古少有或没有大规模脱网事故,而甘肃省却频发事故?难道安装在内蒙古(尤其是蒙西)的风机都具有低电压穿越功能,甘肃的风机就不具有此功能?在脱网事故中电网的责任到底应占多大比例?要知道,蒙西地区由内蒙古电力公司掌管,其独立于国家电网;第二,如果风电机组具备了低电压穿越功能,是不是就不会发生风电脱网事故了呢?如果仍然会,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得出脱网事故的主要责任并非在低电压穿越功能缺失呢?
有了成绩都往自己身上找,出了问题都往弱势集团身上推,也许这样的思维方式才是中国风电前进中最大的问题。
2、中国单机容量最大的6WM风电机组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