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华锐风电湖北综合产业基地项目落户赤壁市。据悉,华锐风电湖北基地位于赤壁经济开发区茶庵岭工业园,占地面积约300亩。该基地集风电机组研发、生产、销售、维护、服务、培训为一体,年生产能力100万千瓦以上,预计年产值40亿元。这充分证明了华锐风电作为风电龙头企业的实力,华锐风电一直稳步前行,积极拓展风电地盘。
华锐风电是中国第一家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适应全球不同风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大型陆地、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华锐风电正式成立,经过5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功跃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今年5月,华锐风电SL6000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在江苏盐城出产,这是目前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球技术领先的6兆瓦电网友好型风电机组,可以广泛应用于陆地、海上、潮间带各种环境和不同风力资源条件的风场;9月6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首台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该机组由华锐风电生产,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0月8日,由华锐风电生产的中国首台海上6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在江苏省射阳县临港产业区完成吊装,这标志着中国风电机组大型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功率风机不仅是未来风电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目前行业技术的制高点,更是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华锐风电一直走在国内风机大型化的前沿。
不仅如此,10月20日,华锐风电获得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L)向其SL1500/82机组颁发的A级设计认证证书,成为中国首家获得世界权威机构(GL)认证证书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这无疑对华锐风电风机良好质量的一个最佳证明。
而在风电并网方面,据华锐风电资料显示,华锐风电从2009年开始就已经在生产的风电机组硬件设计上预留了低电压穿越功率变频器的容量和相关的保护功能,使具有此功能的功能模块已经存在,可以随时按需要进行低电压穿越等功能升级。华锐风电董事长兼CEO韩俊良在“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企业家论坛”上曾表示,华锐风电将于2012年一季度之前完成对近7000台风电机组的全面升级改造工作。
此外,针对国内风电设备利润不断下降的现状,国内风电企业必须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海外市场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国际化方面,华锐风电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9月份,华锐风电在与阿尔斯通及GE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中标巴西当地电力开发公司Desenvix位于巴西Sergipe地区的一个34.5兆瓦风电场,华锐风电将为这一风场提供风电机组。此外,据瑞典CRC12月20日报道,华锐风电与瑞典CRCVindkraftAB(CRC风电有限公司)签署了两台3兆瓦风机的采购合同。这也是中国风机第一次进入瑞典市场。
代表中国风机制造最高水准的华锐风电的良好表现无疑将给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力的信心。中投顾问高级研究院李胜茂在年中时即指出,国内现有100家风电整机企业左右,从企业市场竞争力来看,这些企业明显的被分为了三个梯队,未来充当整合者角色只可能是第一梯队和部分第二梯队的企业,其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在风机价格低位徘徊、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大部分会直接退出风电行业,小部分规模稍大会被兼并重组。大浪淘沙过后,剩下来的都将是佼佼者。
今年以来,风电行业开始回归理性发展。从注重规模与速度转向注重质量与并网。有人说风电进入寒冬将一蹶不振,也有人说这不过是“野蛮生长”后回归正常。而对于身处其中冷暖自知的风机制造企业来说,更多看到的则是希望和机遇。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经历了这场新能源寒流的洗礼,在企业苦练内功、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以风电为代表的国内新能源行业有望走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