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汽人的词典里,没有 “最高”,只有“更高”。
建设中的新东汽,定位于由“四个一流”构成的国际一流电力设备企业: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支撑“四个一流”的,是创新——从市场创新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从技术创新到文化创新。
特大地震重创东汽,“伤口”尚未愈合,国际金融危机汹汹而至,可就在这“雪上加霜”的2008年,东汽新增订货238.9亿元,是灾后年计划的181%,其中新增出口订单17.9亿元。
创新东汽的力量,在重重挑战面前显露无遗。
东汽的自主创新,经历了一个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忧患意识驱策东汽走出自主创新的第一步。随着创新实践的积累和丰富,东汽的创新意识更加自觉、更加理性。创新,成为东汽之魂
1971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2周年之际,在基础建设仅仅完成61%的情况下,东汽第一台7.5万千瓦发电机组总装成功。这台机组,所有设计自主完成,东汽人首尝自主创新的喜悦。
“不沿边不靠海的东汽有天生的忧患意识。”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说,“这种意识促使东汽走出一条依靠自主创新求发展的道路。”
自主创新的经典之作是自主研制30万千瓦汽轮机组。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东汽人勒紧裤带攻坚:第一次,东汽自主攻克被称为世界难题的1米长叶片;第一次,中国建立自己的大轴承实物试验台;第一次,世界首次实现30万千瓦大型机组空负荷转动3000转……
第一台自主研究设计制造的国产化30万千瓦机组,不仅大大缩短了我国大型国产化汽轮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更让东汽人找到了自信,“我们完全有能力生产更大容量、更高质量的机组。”
20多年过去了,东汽自主研发的30万千瓦机组已经提升研发至第10代系列。那台被称为“争气机”的第一台30万千瓦机组 “心脏”——转子,又被东汽人重新拉回厂里,成为东汽人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历史见证。
创新,让东汽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翻出新篇章——
1995年,作为岭澳核电站一期分包商,东汽开始涉足核电设备制造领域。当岭澳二期开始建设时,东汽成功取代国外同行“主包商”位置,领跑国内核电市场。
1996年11月,东汽消化引进的60万千瓦机组在邹县电厂成功投入使用。如今,在6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的供应链条上,“东汽造”已经实现全覆盖。
2004年11月,东汽引进国外常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2008年,风电事业已经占据东汽的半壁江山。
2008年7月19日,地震过后仅仅两个月,出口印尼的首台海水淡化设备从东汽发运。
东汽人偏好蓝色。蓝色的工作服上,绣着展翅的海燕;蓝色的工厂大门,形如海燕……“海燕代表东汽,蓝色是蔚蓝的天空和大海。”东汽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岩松说,尽管身在内陆,但东汽骨子里有追求高远的精神——那就是用自主创新的翅膀,搏击风浪,在苍穹间自由飞翔。
东汽的自主创新,经历了一个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不占区位优势的忧患意识,驱策东汽走出自主创新的第一步。随着创新实践的积累和丰富,东汽的创新意识更加自觉、更加理性。创新,成为东汽之魂。
再好的产品,如果不与时俱进,都难逃研发-生产-普及-衰落的宿命。创新,既在于形成产品持续创新的机制,也在于持续创新的管理、运行机制,还在于产业链整合开发的创新。持续创新、全面创新成为东汽制胜市场的法宝.
1985年之后的几年,不乏灰色记忆——
首先是大同电厂20万千瓦机组出故障,接着是秦岭电厂、黄台电厂……仅仅在1989年至1992年短短4年间,由东汽自主开发的851系列产品就先后有8台机组出现质量问题。
“让你们东汽干20万你们要干30万,结果弄出一堆破铜烂铁。”一时间,市场质疑接踵而来。时任总工程师的宗福新记得,1991年、1992年两年,东汽机组卖不出去,而上海、哈尔滨同行却连续签了很多订单。
不过,东汽并没有倒下去。和建厂初期相比,进入上世纪90年代的东汽,不仅多了几分自信,还学会了从挫折中学习、在挫折中奋起。处理事故的过程,成为东汽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升级换代的过程。这是巧合又不是巧合:几年后,当国内市场再次出现萎缩时,东汽正是凭借从化解事故中累积的技术改造经验,迅速占领老机改造市场,成为那一时期鲜有保持盈利记录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