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企业动态 > 创新东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创新东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2009-03-27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浏览数:1833

  东汽内部,一系列变革正在进行:成立核电项目处,专攻核电市场;成立国际合作处,专攻国际市场。电站服务事业部是东汽继风电发展事业部之后,第二个以“事业部”命名的发展主体。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汽再一次回到老机改造的“老本行”,和十几年前不同,这一次东汽不仅要改造老机,还在国内发电设备制造领域引入“终身服务”概念,“相信这会成为东汽未来又一个新的增长极。”东汽企管办主任陶智林预测。
  在东汽新基地,创新既体现在硬件上——引入大量先进、高速的数控机床,用数字化、网络化代替旧东汽的加工设备……也体现在软件上——注重技术、制造、质量、设计、财务、仓库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构造企业智能化、集成化制造系统;用新的流程布局代替传统的工艺专业化布局,缩短产品制造周期……
  最关键的软件是人。2009年1月12日,震后东汽首次职工代表大会提出一个新目标:把东汽打造成“国际知名学习型企业”,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储备。
  震前,国内长于叶片研发的专家不过百余人,而东汽就云集了26位。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致使其中12人遇难、3人重伤。“东汽还能行吗?”从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身上,我们看到了答案。
  李应元,震后叶片分厂最年轻的成员之一。“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这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解除了与一家待遇优厚的直升机研究所签订的聘用协议,第一时间跑到德阳,希望加入东汽,参与灾后恢复重建。
  短短半年,李应元头上冒出了白发,“很累,但很值,需要加班就加班”……这就是为什么叶片分厂会在震后短短3个月就恢复生产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损失近一半技术人员,叶片分厂还能生产出国际最先进170万千瓦核电叶片的原因。
  李应元并非个案。“新基地不是一个简单的德阳基地+汉旺基地,未来的东汽精神创造者是懂得科学规划、科学实施的人。”负责人力资源的杨宏明称,3月上旬,公司已经拿出新基地人力资源方案,而早在地震发生1个月后,东汽便陆续派出上千人次赴国外学习取经,“把能带回来的观念、理念、技术通通带回来”。
  一个细节,足见新东汽 “要注重制造,更要注重研发”的深意:不久,东汽斥资6000万元建设的国内首个透平核心技术研究试验平台将投入运营。“发展到今天,东汽把迄今为止能引进的技术都引进完了。”研究国外一流制造企业成功经验,东汽副总经理张文峰说,“走捷径的时代结束了”,“没有技术话语权的企业,在危机中倒得最快”。
  时至今日,东汽在2007年作出的一个决定仍让人惊叹。是年,东汽与国内另两家企业合作,涉足海水淡化领域。决策过程似乎充满偶然:一次,陈新有浏览网上新闻,偶然看到某中央领导正在天津调研某3000吨海水淡化项目。几天后,东汽考察组奔赴天津,拉开合作大幕。
  事实上,偶然中蕴涵必然。此前数年,海水淡化就已进入东汽战略“盘子”。“东汽的幸运在于,每一次机遇来临,我们都抓住了。”何显富说。
  今天的东汽,目光不在脚下而在未来。推动传统火电向大功率、高参数大型化方向发展,增加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在整个产品构成中的份额。这是未来10年东汽支柱;启动太阳能、海水淡化项目,延长“东汽造”链条,储备未来20年乃至更长时间东汽发展的能量……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大连冶金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风电轴承试制成功并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阅读下文 >> 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大力促进水电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小煤矿整合速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1175&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