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风电制造业是随着我们市场迅速的扩大,这里我要提两个位子企业,一个是维斯塔斯和Gamesa,维斯塔斯在2010年新增装进将近900千瓦,Gamesa也是600千瓦。所以总体上来讲,中国的风电制造业,我们已经掌握了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和零部件,原来我们特许权要求70%的国产化率,现在已经可以远远超过这个比例。另外我们的生产能力也增长的非常快。特点就是我们中国也是从机械制造的各行各业都进入到整机制造里面来了。所以我们的产能现在看很强。当然我们的质量,和大的兆瓦级的样机已经出来了,不过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随着我们整机厂商的增加,而产能很大,我们的市场有限,必然会造成很激烈的竞争。
竞争的热点,首先制造商要掌握核心技术,能够很快的开发出机型,这个机型是针对中国不同地区风貌的,因为我们过去引进技术的都是按照欧洲的技术标准来设计的。可是欧洲的标准和中国有的风况有很大的区别。现在要针对中国的风况开发出性价比最好的机组。比如说中国风速没有欧洲那么高,现在要开发适合低风速区的机组。维斯塔斯开发出了1.8兆瓦100米直径的急速。金风也开发出了78米直径的机组。这些都是大家为尽快在竞争里面站主导地位,必须尽快推出适合中国不同地区风况的的机组。这个就是竞争能力。
第二是在售后服务开展竞争,一般情况是两年质保期,有的后来者为了争取客户,提出质保期五年。这个典型的是三一电气。再一个就是中美发电的巨头,美国的GE和哈尔滨电气合资了,在镇江生产海上风电机组和销售公司。另外上海电气最近和西门子合资了。这个是全世界强强合作。我们的产能很大,要开拓国际市场,现在已经出口到美国、埃塞俄比亚、印度、古巴、英国、泰国和巴西等等国家。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市场环境,不过中国的企业都是千方百计的拓展国际市场。
我们技术引进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都是许可证生产,上海电气开始是引进的1.25MW机组,很快可以批量生产,当时的市场是供不应求,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他和德国的公司联合设计。所以2兆瓦的机组很快生产出来,当然在联合设计过程中也是培育了本地的设计团队。到了3.6兆瓦的时候,完全靠本地团队设计出来,然后请国外的咨询公司进行校核。可以说现在我们初步掌握了风电设计的核心技术,当然还要积累经验,不断改进。
从风电的政策来看,最重要的是中国从2003年起,本来想通过风电特许权的方式来招投资者,由投资者来投标这个项目的上网电价。但是实际上所有的中标电价都是不合理的电价,他是为了中标投了低价,但是这个低价不能保证企业有合理的利润和持续发展。但是我们总结了特许权招标和很多其他项目的投资和收益情况,所以在2009年出台了一个中国风电上网标杆电价。按照不同的风能资源分四个区域,最低的0.51元,最高的0.61元。这个界限是以地级市的行政编制来了。另外这个电价和特许权电价的区别就是特许权电价有一个总发电量相当于3万满负荷小时数的电量。如果满负荷小时数是两万就是五年,最后五年风电的上网电价就要降到和当地的火电电价一样。但是这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但是这个风电标杆电价是整个经营期的,所以对经营上是有利的。
再一个中国的风电和火电之间,比如说火电的标杆电价是三毛到四毛,风电是五毛到六毛。这中间两毛的差额由用户来分摊。在2006年在用户电费里面增加了可再生能源附加,开始是1厘,去年是8厘。有了补贴,风电和火电价差的资金来源是通过这个分摊的补偿的。这个就是最重要的政策。
我们现在要制定一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规划,因为过去不知道风电要发展多少。而中国的大规模发展首先要把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和可以利用的土地情况综合起来。所以从能源局来讲做了七个省区的八个风电基地规划。第一个就是酒泉1270万千瓦。第二是新疆哈密。第三是河北省。第四是吉林西部。第五是内蒙古。内蒙古因为电网分两部分,蒙西是自治区的地方电网,蒙东是东北电网,两个加起来是5800万千瓦。第六是江苏省。最后就是山东省。现在七个省区的八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到2020年,现在规划容量已经达到了1.5亿千瓦。风电的上网电量应该是3000亿千瓦时。这些规划是设计院已经做了审查了,但是能源局还没批。第二是海上风电的规划,首先对什么是中国的海上风电厂做了一个定义。第一个是潮间带或者是潮下带风电场,水深五米以下是这个范畴。另外就是近海风电场,是五米到五十米。如果超过五十米深我们叫做风电场。现在做规划就是要做潮间带和近海的规划。规划内容要做海上风电的规划,海上哪个地方风能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海域又可以利用,先把这不能确定出来。第二是把海上的输电规划做出来。最后是做预可行性研究,从条件比较好的项目里挑出来可以作为海上风电特许权的项目或者是示范项目。最近我们出了一些管理办法,特别是去年海洋局下了实施细则,但是海洋局希望海上风电场要远离海岸,这样发电成本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