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破解新能源并网难
2011年12月25日,由国家电网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成投产,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平台,工程一期建成风电10万千瓦、光伏发电4万千瓦、储能2万千瓦,配套建设风光储联合控制中心及一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国家电网称,该项目通过风光互补、储能调节、智能调度,实现了新能源发电的稳定、可控,可有效破解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我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其并网问题也逐渐凸显,如2011年出现的酒泉、瓜州、河北张家口等地风机脱网事故。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赵玉海表示,将把这个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发展成为我国试验各种新能源并网技术的基地,借以推动光伏、储能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将新能源并网技术研究上升到国家层面。12月21日,被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课题在甘肃启动。据悉,该课题将以酒泉千万千瓦风电、百万千瓦光电基地为控制目标,重点研究大规模风光电集群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建设酒泉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全面提高大规模风光电集群响应大电网调度的能力,缓解大规模集中开发可再生能源与电网协调的矛盾。
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带动下,在相关部门、企业的努力下,2012年新能源并网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相应的行业标准体系或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