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
在新国标的若干标准中,对并网影响最大的低电压穿越要求,极可能带来新一轮的企业淘汰赛。据本报了解,目前的改造成本市价在每台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金额根据机组机型和制造批次及年代的不同差异较大。“目前,已投运风电机组大部分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电监会首席工程师杨昆此前在《风电监管安全报告》发布会上曾表示,“一是部分风电场因订购合同中未明确机组要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在改造费用上出现扯皮现象,造成改造计划悬置;二是部分风电机组改造费用高昂,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还有一些风机是早期投产的兆瓦级以下风电机组,技术改造困难。”
而一位风电设备商告诉本报,“现在的问题是以前并网的很多风电机组由于当时的设计,根本没有预留空间进行改造,所以很多晒太阳的机组很可能从此报废而无法并网,而之前并网不符合要求也面临无法完成改造和巨额改造费用的问题。”
他同时表示,像一些很早进入风电行业的企业,早年生产了成千上万台没有低电压穿越的机组,以可以改造计算,每台10万元,1万台就是10亿元人民币,这对于本身就已处于不景气阶段的风电行业企业来说,资金流将捉襟见肘,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特别是一些刚刚进入风电行业的,其机组研发较晚,其机组的升级还要通过一些排名靠前的风机制造商来提供技术升级方案,升级费用也比较贵。
根据电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仅有34个风电场、434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完成了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
由于国内的风机多为定制,所以相同型号的风机的零部件却不尽相同,去年起实行的《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同一型号的风电机组只需检测其中的一台,但发电机、变流器、主控制系统、变桨控制系统和叶片等影响并网性能的技术参数发生变化的风电机组视为不同型号,需要重新检测。
由此,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仅有13个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13种机型通过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和功率特性测试。也就是说,在当前数百种机型中,仍有九成的机组等待“过关”。
“目前国内只有国网中国电科院(32.100,-0.31,-0.96%)风电并网研究和评价中心可以做该测试,一台机器的测试需要3个月左右,我们排了近半年的队了,还没轮上。”一位不愿具名的风机整机制造商表示。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风电并网国标的即将启用实施,行业的整体准备已经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