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10日电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4月6日联合发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将为电网企业发放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以改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联网情况。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国家正在从供需两方面着手,试图理顺目前风电产业扭曲的现状。尤其是首次针对并网电价作出明确补贴,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推进并网发电建设,这种政策效率预计在两到三年后开始显现。但也有专家认为,风电终端运用难问题,关键在风电布局上的失误,仅仅在供需两端解决问题,还不能完全让风电产业走出困境。
林伯强认为,从供需两方面着手能有效解决风电产业问题,预计在2015年时可以看到效果。但在韩晓平看来,仅仅从抑制供应和疏通供需网络问题并不能完全让风电产业走出困境。“以《办法》为例,给并网工程建设提供补贴是能够调动电网企业的积极性,但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这也是风电入网困难的重要原因。”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风电产业发展至今,终端运用仍困难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布局上的失误。“此前,过于注重规模式发展而忽略了分布式布局。从‘大跃进’到小型分布式风电项目‘小步快跑’的转变,或许能成为推动风电持续发展的新契机。”
据了解,与大规模集中式开发的风电项目不同的是,分布式风电一般规模较小,适用于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的内陆地区,因此也利于就地并网、就地消纳。尽管国外分布式风电的开发利用已经较为普遍,但在国内的发展却才刚刚起步。
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此问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此前公开表示,未来国内将不再一味发展大型风电基地,也将鼓励风电的分散式开发,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探索发展风电的分散式接入办法,相关扶持政策将会陆续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