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风电的高速发展期,时间就是市场和金钱,斯维奇通过模式化工厂,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市场。斯维奇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是东方电气,这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公司,为三峡电站生产发电机,当然也是斯维奇的大客户;在美国的合作伙伴是Tecogen热电公司,密切合作使双方得以共同优化生产流程,最大程度地降低最终产品的成本。
Dag Sandas对记者说:“斯维奇今后一直会按这种模式发展,专注技术研发,在靠近客户的地方与合作伙伴建立模式化工厂,降低客户生产成本,也可以使我们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快速低廉地开展业务。”
Pertti 进一步解释道:“模式化工厂概念是一种发展制造系统的两层式方法。第一层即所谓的模式化工厂试验,它是用来开发和测试生产系统的实验室或者研发中心。在这一阶段生产样机和试产品;第二层即实际量产,这时我们可以将模式化工厂的制造模式快速复制到其它场所——方便客户的任何地点。而且我们控制整个供应链。我们能够管理采购、建造生产线、设计设施布局、控制物流、提供作业指导、评估效率、检查质量以及在最大产量条件下进行测试。通过关键客户管理部门与客户之间的密切合作,实现供需平衡。最终实现整体平衡。”
目前,斯维奇在中国的六安、杭州以及德阳建有生产基地。斯维奇六安主要从事发电机断路器箱(GBB)和阻容缓冲器(RCS)的生产,月产量高达60套。在四川省德阳市,斯维奇与东方电机合作生产由斯维奇设计和授权的发电机。在浙江省杭州市,斯维奇与 Scanfil 合作生产全功率变流柜,开始阶段每月理论产量可达50套。Scanfil主要负责运营,而斯维奇负责测试,确保中国产品质量达到芬兰标准。
模式化工厂的灵活性不仅能够在市场需求旺盛时,快速增大产量,在市场不景气时,它受到的冲击很小,因为绝大部分固定资产并非斯维奇投资建设。
“处于目前的行业情况,斯维奇受到的影响不大,因为,借助模式化工厂,我们从来不做基建投资,我们的合作伙伴起到了缓冲作用,斯维奇的负债为零而现金流保持正数。” Dag Sandas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另外,市场需求下滑时,斯维奇不会把目光着眼于如何裁员,节约成本要考虑客户、市场和员工,投资比降低成本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