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共性基础材料等,确立我省新材料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实现由新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跨越发展。1. 新型功能材料。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膜材料、集成电路用封装材料等。2. 先进结构材料。积极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温耐蚀材料、新型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3. 共性基础材料。重点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纳米材料、膜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进入国家战略产品目录。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
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育种和生物制造等,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集聚区。1. 新医药。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新型诊断试剂和现代中药等,积极推进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功能制品的研发及产业化。2. 生物医学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医疗设备、生物试剂、医用材料、组织工程和人工器官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3. 生物育种。充分发挥我省生物育种技术优势,积极培育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动植物新品种,推进生物兽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产品的开发和应用。4. 生物制造。大力推进酶工程、发酵工程技术和装备创新,积极推进工程微生物与清洁发酵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关键工艺环节的示范应用,培育发展生物醇、酯等生物基材料,推进生物纤维等生物基材料的产业化。
(四)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新技术装备与产品,确立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1. 高效节能。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新技术和装备,开发和推广高效节能绿色电器、照明器具、建材等新产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试点。2. 先进环保。重点发展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城市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检测技术及成套装备;积极推进高效膜材料、生物环保技术与工艺等材料和药剂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鼓励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业。3. 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资、再生资源、农林废弃物等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加快建立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体系。
(五)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
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的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树立江苏“感知中国”品牌,打造国际知名的物联网、云计算创新示范区。1. 物联网。组织实施智能农业、智能矿山、智能医护、智能交通物流、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家居安防等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发展信息传感、组网与协同处理、物联网系统集成、应用抽象与标准化、共性支撑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物联网产品、软件、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核心领域的发展。2. 云计算。积极开展虚拟化、云计算应用平台、云安全、云储存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高性能服务器、海量数据存储、智能终端等设备的产业化。整合现有各类计算资源,推动各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积极推动无锡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方案的实施,促进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初步形成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