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风电设备质量问题引发了一系列对我国风电发展的质疑,一些观点认为中国风电的整体发展“不良”,并将其归咎于近几年的“暴发式增长”。这不客观,也非解决问题的真知灼见。
如果深入了解中国风电30 年的发展历史,就不难发现:正是近6 年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也正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支撑了这种发展速度。 2004 年之前,我国每年装机不超过10 万千瓦,与之对应的是薄弱的产业基础。从2005 年开始,年新增容量从几十万千瓦达到了1000 多万千瓦,实现了连续6 年的100% 增长。在市场的带动下,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风电企业,实现了整个配套体系的本地化生产。华锐、金风、东汽3 家企业进入了世界十强。另外,我国风电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快速起步,并在实现制造本地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和平台,逐步掌握了设计核心技术,完成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例如,为了适合我国低风速风况,开发了相同单机容量与国外技术相比风轮直径更大的机组,提高了发电量;针对我国低温等恶劣气候条件,在材料选用、部件改进、控制优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提高了机组的可靠性。据统计,我国风电企业已经取得了数十项发明专利。金风2.5 兆瓦直驱风电机组、华锐5 兆瓦双馈机组均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海上风电也已起步,34 台华锐3 兆瓦机组,已经屹立于我国东海。所以,正是高速发展的市场力量催动了中国风电创新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