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为明显的三一张家口风电公司,2011年中期尚拥有员工400余人,80%达到本地化,预计年底达到680人。但到现在已经被曝出只有4名留守员工。其他员工或被辞退,或因业绩差待遇低自己主动离开公司。
起初仅张家口计划建设年产600套整机、800套叶片(含600套机舱罩、导流罩)、800套塔筒、600套后机舱底架产能的风电产业园。该项目预计五年内完成三期建设,届时形成100亿元产能。
而到了年底就传出三一将放弃风电的传闻,并大量裁员,虽然三一集团一直否认裁员。如果果真如此,三一集团此前的投资真是要“打水漂”。
错在全产业链?
据三一电气官网介绍,三一电气是全产业链的、重资产的企业,不是只搞风机组装,三一电气生产整机、叶片、增速机、发电机、主控、变桨、变流器、轴承甚至海上风电施工专用设备。因此三一电气总经理吴佳梁都对外声称不可能轻易退出风电业务。
三一电气作为后来者,主张进行自主研发,建立全产业链,把大量人力物力放在研发自有技术方面,没有采用被多数企业采用的先引进模仿,再大批量生产,并以低价格获取市场的生产方式,而是采取自主研发、一切全靠自己生产、不搞外包的重资产策略。这一策略被指错过了最好的市场时机。
2008年进入风电装备业,而到2010年底,总共装机容量不过300兆瓦,以当时千瓦1万元的最高价格计算,其毛收入也不过30亿元。尚不能弥补其投资,2011年风电业务亏损。
三一风电的业绩并不理想,据公开信息,我国风电市场基本上被五大电力占据,而五大电力采购基本上是从排名靠前的企业采购,三一作为后来者,现在看优势并不被认可。
“你要进入五大电力企业的供货体系,至少要是中国排名前十的企业,但是一些后来者要如何跻身前十?”一位从事风电技术和风电项目的业内人士说。
但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无论是全产业链和自主研发模式,还是其他模式都不是获得市场的关键,风电行业还是半市场化的行业。发电企业往往更愿意与设备商绑定,保持长久的合作,纯粹的设备制造商在市场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宏观因素也在掣肘其发展。据公开信息,国内风电整机制造环节有近百家企业,整机制造产能过剩,引发整机制造商展开价格战。1.5MW风机报价已跌破4000元,降至3800元,整机价格大幅下滑30%,行业竞争白热化直接造成了毛利率和销售收入的双双下滑。
去年国家收回地方政府的风电项目审批权,不经国家统一审批的项目不被纳入风电并网规划。进一步规范了风电场并网技术标准,要求风电机组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这些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规范产业发展,促使风电建设与电网规划同步;提高风电并网能力。限制了风电装机数量,所以,去年风电装机数量下滑严重。
近6年来装机连年翻番,目前的装机已经从2005年的126万千瓦,递增至2011年的6273万千瓦,容量翻了50倍。然而在暴增的风机背后,诸多风场的风机却因无法稳定并入电网而遭“弃风”。
三一何去何从?
“一直以来,办公室的领导和车间的员工人数不相上下!他们工资要比车间里的一线员工高得多!最后一个月还要我们考勤,加班做叶片,加班也没有加班费,”一位不愿具名的三一电气前员工告诉记者,“但也不知道他们要加班生产这些干什么,生产了也卖不出去,全堆在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