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就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出现的新型工业形态!”8月31日,在江津区举行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上,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徐华亮起身发言:“"年龄"和产业类型并不是区分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的重要标准,只要坚持不断地科技创新,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就能不断地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
已有46年历史的重齿公司,用自己的发展实践印证了这一论断:过去10多年里,重齿公司通过一项又一项重大科技创新,将工业产值从1亿元做到去年的56.5亿元,成为江津最大规模的企业。
科技创新支撑高速发展
重齿公司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会议刚一结束,记者便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一探究竟。
所谓齿轮箱,就是由一副以上的齿轮组成、并被密封在一个箱体内的齿轮传递组件。徐华亮说,装备领域齿轮箱是机电产品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功能就是通过齿轮箱里的齿轮转动来传递功率,实现加速或减速以及改变转动方向、分配动力等作用。
不过,该公司生产的齿轮箱与汽车、摩托车所用齿轮箱有着很大不同:它们主要为大型船舶、风力发电、水泥磨机、火电、核电、水利枢纽升船机等大型装备配套,属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技术要求也要高得多。
据他介绍,重齿公司是一家始建于1966年的三线军工企业。在其成立之后的30多年里,它产品结构单一,发展速度缓慢,到1999年时只有1亿元产值。
但在过去10年里,重齿公司却通过不断地科技创新,创造出了高速成长的奇迹:2005年实现产值10亿元,2010年达45亿元,今年预计近70亿元。徐华亮说,支撑公司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其中,他们在干法水泥磨机齿轮箱、风电齿轮箱等两大领域的科技创新,尤为关键。
该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从德国引进硬齿面船用齿轮箱技术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将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研发的JS1100双分流中心传动磨机齿轮箱应用于日产1000吨级干法水泥生产线,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批量生产。持续不断的研发,目前,磨机齿轮箱已覆盖日产5000吨至12000吨水泥生产线,并形成五大系列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去年实现产值占公司总量的30%。该公司从1996年开始研发风电齿轮箱技术,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成功600KW-5MW系列风电机组齿轮箱,现在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去年实现产值占到了公司总量的40%。光这两大新技术,就为公司带来了超过一半的产值。
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