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链条延伸,集聚带动。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充分发挥各类园区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载体作用,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和产业向园区集聚,培植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产业聚集区。
(三)发展目标
1.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R&D/GDP达到2.2%,重要骨干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培养一支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的人才队伍,发明专利质量大幅提升,数量力争跻身全国前列。
2.竞争优势大幅提高。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优化,政策支撑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关键技术与自主品牌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参与国内外分工的层次不断提高,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3.引领带动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左右,形成技术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特色优势突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到2015年,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0%,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带动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加劳动就业的主导力量。
四、发展重点
(一)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加强产业链高端产品研发力度,基本形成产业链高端产品有突破、特色产业链较为完善、产业链产品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发展更加集聚的格局。
1.高性能纤维。充分发挥高性能纤维技术和产业优势,依托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开发成套装备,生产高端制品,打造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玻璃纤维四大产业链,满足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需求,建设我国重要的高性能纤维研发和生产基地。
专栏1:高性能纤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点
突破高性能纤维快速、平稳、连续化生产控制、油剂工艺、纺丝方法、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完善在线检测和控制方法,实现碳纤维原丝生产线设备、高效环保氧化炉、碳化炉等主要设备国产化,实现CCF700级碳纤维千吨级产业化,完成CCF800级碳纤维中试,建设CCF800级碳纤维生产线,开展M40级及以上级别的高模量碳纤维的研发和小试。在完善后处理的基础上,建成百吨级间位芳纶长丝生产线,实现间位芳纶短切纤维年千吨级产业化、扩大对位芳纶生产规模。突破超长原丝和油剂制约,实现千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突破高强高模玻璃配方、纤维改性、无损伤控制、废丝再利用技术,研发玻璃纤维废丝回收粉碎关键装备,建设8万吨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和万吨级风电叶片用织物玻璃纤维示范生产线。
2.特种高分子材料。重点开发甲笨二异氰酸酯(TDI)、新一代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异氰酸酯生产工艺及成套生产设备,加快实现聚氨酯主要原料尤其是高附加值异氰酸酯的产业化,打造以万华工业园为重要载体的聚氨酯研发和生产基地。重点开发含氟聚合物和膜材料,打造特色产业链。
专栏2:特种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点
针对异氰酸酯生产能耗、污染、收率、质量等主要制约因素,突破超大规模清洁化MDI制造和大型TDI制造成套技术,建设60万吨/年MDI和30万吨/年TDI产品装置。实现万吨级高附加值ADI等关键单体产业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研究非光气化法制异氰酸酯技术,实现非光气法异氰酸酯千吨级产业化。
突破多元共聚合技术、单体回收技术和后处理技术,实现聚乙烯-四氟乙烯树脂千吨级产业化。在突破引发剂系统、新一代聚合技术和控制技术基础上,实现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千吨级产业化。突破中试技术,实现薄膜级聚偏氟乙烯千吨级产业化。
突破关键单体合成技术、多元共聚合技术和连续成膜技术,研制关键装备,形成10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用全氟离子膜的生产能力及原料的配套能力。加快氯碱全氟离子膜推广应用,实现在全省推广率达到80%以上、在全国推广率达到30%以上的目标。
3.特种金属材料。积极开发新型合金功能材料,加快镁铝合金、硅铝键合丝、高性能电子铜箔、环氧玻璃布基覆铜板、集成电路用低弧度金丝、纳米金等新型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培植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
专栏3:特种金属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点
突破镁铝合金挤压能力、挤压延伸工艺、大幅宽断面、复杂形状一次成型、挤压精度等关键技术,实现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艇、汽车等特殊需求用镁铝合金材料的产业化。
突破电解铜箔高精度高纯电解液过滤、有害杂质的去除、新型电解添加剂、环保型合金化、无铬防氧化等关键技术,开展压延铜箔机理研究,掌握高压延、高精度核心技术,实现超高温延伸率挠性板用、高功率密度逆变器印制板用系列铜箔产业化。
突破键合丝用原料纯度、晶相组织控制技术,提升键合丝强度和延伸率等关键参数,实现金、铝等金属键合丝产业化。
4.精品钢新型材料。重点发展高强度轿车用钢、高档电力用钢和工模具钢、高速铁路用钢、高等级造船及海洋工程用钢等关键钢材新品种,开展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钢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技术攻关,促进建筑钢材升级换代,着力打造精品钢材产业基地。
5.功能陶瓷。加强信息功能材料、纳米尺度薄膜与粉体材料、能源与生物功能材料、磁性电子材料等陶瓷材料的技术开发,积极推进无铅、无镉以及纳米基瓷料等节能环保陶瓷的创新和产业化,建设我国重要的功能陶瓷研发生产基地。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动我省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