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海上风电历史开始于1991 年的Vindeby 海上风电项目,这也是世界海上风电历史的开端,尽管项目的规模只有5.5 兆瓦,但它以实践的方式证明了海上风电开发的可行性。之后的Horns Rev 风电场项目一期,是真正商业化的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尽管第一期项目从一开始就出现了所能想象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发电机等关键部件的更换等,但也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Vattenfall 公司欧洲区域传播经理Arne Rahbek 说道。总部位于瑞典的Vattenfall 公司是世界上第二大海上风电开发商,在Horns Rev风电场一期16 万千瓦项目中拥有60% 的股权。目前,该公司的海上风电计划开发项目主要分布在4 个国家,包括荷兰10.8 万千瓦、瑞典73万千瓦、德国75 万千瓦以及丹麦16 万千瓦的项目。其对丹麦即将开始招标的40 万千瓦Horns Rev 三期颇为关注,同时也在开发陆上风电。与上述公司不同的是,作为世界第一大海上风电开发商的DONGEnergy,则是心无旁骛地致力于海上风电,目前计划购买300 台风轮直径为154 米的西门子6 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提及未来的采购意向时,DONG Energy 公司概念和技术部门高级主管Uffe K. Jorgensen 向本刊透露,未来采购将集中在6 至8 兆瓦、风轮直径在150 至180 米的之间的大型海上风电机组。
在全球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丹麦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维斯塔斯顺势而为,将研发中的V164 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功率由原来的7 兆瓦调整至8 兆瓦,风轮直径164 米,计划于2014 年在陆上和海上同时开始测试。面对西门子、阿海珐、瑞能等公司的强力竞争,鉴于目前5兆瓦风电机组已经成为海上风电的“标准配置”,维斯塔斯不得不加大了对超大型风电机组的开发力度。经过“瘦身”计划之后,维斯塔斯对于未来的赢利能力以及降低成本的空间充满信心。新上任不久的全球首席运营官Jean-Marc Lechene 表示,服务将成为公司未来业务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业务重心的战略性调整。“服务并不是一个新的产品,而是随着装机量的增长,维护量的增加,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公司有长期的服务经验,这有助于对机组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将设计与服务结合起来。目前,在公司5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中,由公司维护的占80%以上,没有哪家企业有这么大的维护量和这么长的维护经验。”他说道。在谈到供应链建设时,他认为资源的优化、共享和整合,可以有效控制供应链成本。“在行业发展初期,产业链上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现在产业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在供应链上也有更多的优势资源存在,是合作的好时机,目前各家企业应将力量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共享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不但有利于标准化,也更能有效降低成本。”他解释道。
除了上述大型能源企业和制造企业之外,丹麦的海上风电领域还活跃着上百家规模不等的企业。据粗略统计,90% 的欧洲海上风电项目中都有丹麦公司的参与,从设备制造、运输和安装,基础结构设计,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到场址评估和咨询服务等所有开发环节,都能看到丹麦企业的身影。这其中,不乏很有特色的企业,如拥有40 年历史的船运公司Blue Water Shipping 公司、有多年海上风电设计施工经验并从中国订购过海上风电安装运输船只的A2SEA 公司、以85 人的精致团队创造年利润2 亿元人民币的SubC 伙伴公司等,不胜枚举。按照丹麦海上风电中心业务发展部负责人Morten Holmager 的说法,尽管丹麦已不在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上领先,但其海上风电产业仍然凭借其在设计、安装以及运营效率方面的优势而位居世界最先进水平之列。这也是丹麦海上风电能够保持30% 至40% 的年增长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港口是产业链上重要参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