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三一稍占优势
最后,从中央政府的层面来分析。一是从行业的角度,二是从整个民营经济的角度。
90年代以前,中国的工程建设机械制造领域原先一直比较落后,这个由国企主导的行业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工程建设的机械主要依靠进口。从90年代中期开始,以三一重工为首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异军突起,迎头赶上,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国际领先的水平。国家大力支持这个行业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这个行业属于重工业,经济产值巨大,对提高GDP和税收很有帮助;二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要持续多年,需要这个行业支持;三是中国资本在海外正处于扩张阶段,大部分项目涉及工程建设,这个行业的发达不但可以提供硬件支持,还能提高国际形象。
所以,作为这个行业中的领头羊,中央政府给予三一重工巨大的支持,包括支持其在上海A股上市,支持其成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支持其收购全球混凝土第一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
从整个民营经济来看,世界金融风暴以后,中央政府推行四万亿投资的行动,客观上造成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利用自己“国家队”的优势,挤压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民营企业的行业空间缩小,资金链紧张,出口形势又不好,整体上陷入了困境。而三一重工作为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一直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旗帜之一,业绩保持稳定增长。中央并不愿意看到一个失败的三一,因为三一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很有可能会被解读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失败,在国际上也会有不良的影响。
另外,梁稳根白手起家,敢于创新,处事稳重低调,注重党性。作为民营企业家,他一直申请入党并最终如愿,从他的个人家庭背景和创业经历来看,梁稳根很适合作为一个政治上过硬的“明星”民营企业家,成为中国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力佐证。梁成为十八大中央候补委员的候选人,虽然最终未能当选,原因应有多种,但列为候选人本身就表达了中央的态度,即支持来自非公经济的代表进入党和政府的中央领导层,这散发出一种开明、开放的信号。十八大梁没有进入中央领导层,并不表示十九大他不会,也不表示其他民营企业家不会。这种希望或者说念想很重要,一定程度表现了中央对民营经济的态度——必须保留。梁本人不能成为一个被打压的失败者而退出这个舞台。所以中央政府也必须支持梁。
从实践中看,从11月21日梁稳根正式宣布三一要迁都北京,并要“在两个月中完成”,到12月26日有媒体报道,三一已经有包括副总裁在内几十人的管理团队在位于北京昌平的专门办公区工作,迁都的过程平稳有序。不难看出,三一的迁都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有计划。而三一宣布迁都后,中央也并没有哪个部门或者说哪个人公开出面挽留或劝阻。种种迹象表明,三一的迁都是得到中央的支持,并很有可能在梁正式宣布之前,已经与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提前沟通。
由此可见,在中央政府这一层级上,梁和三一与詹和中联相比,拥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