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政策松动?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三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先后投入运营,分别是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四川锦屏-江苏苏南的特高压直流工程。
包括浙北-福州特高压工程在内,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开工建设的特高压项目共四个,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疆电外送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西电东送四川溪洛渡-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
同期,淮南-南京-上海、雅安-武汉、锡盟-南京等多项特高压工程获准开展前期工作。伴随相关项目的推进,业内人士认为“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进入加快推广应用的新阶段”。
其坚持的观点是,特高压交流输电具有容量大、距离远、损耗低、占地少等固有技术优势。发展特高压输电是转变能源电力发展方式和大型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从国家政策导向上看,“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特高压输电”写入国家能源“十二五”规划。
此外,2013年1月“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上述政策导向和技术条件下,多条特高压工程正低调推进。
“发改委根据全国能源和电力布局逐个核准特高压项目,核准一个开工一个。”电网企业人士说。
但实现大电网互联,发展特高压同步电网,行业内仍有不同意见。意见集中在电网安全性、技术性、经济性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