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高价首发明星股衰落,既有行业方面因素,也有激进扩张因素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用这来形容华锐风电这两年走过的路似乎再适合不过。这只昔日的高价首发明星股,在经过了A股市场两年的大浪淘沙后,如今仅存一身瘦骨嶙峋。
2011年1月13日,华锐风电以每股90元的高价首发上市,创主板市场最高发行价纪录,但当天随即破发收盘,当日收盘价81.37元,此后再也难以企及。
4月19日,华锐风电收盘价5.41元(后复权23.34元),相比发行价跌幅75%。
“这家公司基本已经完了,前些年冒进造成的质量问题基本把这家公司拖垮了。”“这么个垃圾公司还有200多亿市值,我看再跌一半还嫌贵!”一些股票论坛上,投资者们对公司的看法相当悲观。
“公司上市时大盘处于相对高位,开盘价也比较高;当时是新能源概念,上市遭到了资金的炒作,这些因素都被消化完之后,加上行业的变革,股价不断下行。”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辉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表示,华锐风电的价值毁灭主要来源于行业的变迁,目前风电设备行业也还在产能过剩的状态中。
业绩变脸,股价大跌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在上市之初赚足眼球的公司走上价值破灭的道路?
从公司披露的财报看,2009年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200.16%,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50.87%,而到了上市之后,公司仅在201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正,2011年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迅速滑落到-72.84%,2012年三季报这一数据为-128.38%。
公司业绩的一蹶不振给了市场对公司信心的毁灭性打击。在看不到公司实质性利润增长的情况下,投资者只能用脚投票,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几乎一直处于下跌通道,与大盘的走势充分共振但一直跑输大盘。
深究公司股价和业绩下滑的原因,有行业方面的因素,更有公司激进扩张因素。
华锐风电成立之初,靠的是引进的1.5MW风电机组技术,并通过迅速实现该机组的国产化、批量化生产,逐步抢占行业先机,并在2008年超越金风科技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机组生产企业。2010年跃居全球行业第二,占据11.1%的全球市场。
可以说,在上市之前,华锐风电的业绩已经达到了顶峰。但2011年,国内风电行业开始出现拐点,原本依靠政府各类扶持与鼓励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开始产能过剩。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04年的74万千瓦,暴增到2012年的75324.2兆瓦。华锐风电其间的扩张也导致公司一直存在高存货和高应付账款的问题。存货从2009年年报的78.43亿元升到2012年三季报的85.23亿元;应付账款也从74.85亿元升到104.76亿元。
当市场开始萎缩,公司的业绩颓势似乎变得不可挽回。2012年第三季度,华锐风电首次出现亏损,期内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6亿元。2012年业绩预告全年亏损4.9亿元左右。
机构出逃,大股东财富缩水
从2009年最高盈利18.93亿元到2012年的亏损4.9亿元,华锐风电3年间便价值毁灭。随着公司价值陨落的,还有当初看好公司的投资者。
华锐风电首发上市时,网下打新的机构配售结果为:49家机构共持有公司股票0.21亿股,截至去年三季报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已经难觅这些机构的身影。截至2012年三季报,再无机构进驻华锐风电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席位。
相对于出入自由的机构,公司首发股东的财富缩水则显得触目惊心。从公司招股说明书看,公司共有22家发起人股东,超过5%股份的发起人股东包括重工起重、天华中泰、FUTURE、西藏新盟、新华能起等5家,这些股东在公司上市3年内不能减持公司股票。其中西藏新盟投资、瑞华丰能分别持有发行前1.05亿股、3570万股。
对于持有华锐风电的投资者来说,当下最关注的可能并不是公司价值毁灭的过程,而是华锐风电能否枯木逢春。分析人士认为还需看三方面的因素。
胡晓辉表示:“首先是风电的建设要再次呈现景气状态,二是公司要走向国际化,在国际风电建设的领域中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这是开源的过程;另一方面,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上市之后恰逢稀土价格上涨比较快,风电电机成本的30%和稀土有关,公司风电电机生产的利润遭到侵蚀,如果稀土价格下降,公司也能顺利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