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武隆四眼坪风电场的投产,实现了重庆风电场零突破;得益于设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2000千瓦机型的石柱狮子坪风电场在上月投产,标志着重庆风电建设已经进入大型化机组时期;今后,分散式接入风电还将消纳重庆更多风能。
电网全额接纳风电
经过8年众多规划设计人员在重庆找风、测风,摸出了经城口、奉节、丰都、万盛等区县,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重庆风场分布路线。在此基础上编制出重庆市风电场一、二期规划,规划到2020年装机容量180万千瓦。而根据预测,到2020年重庆市电力负荷将达到3300万千瓦,这180万千瓦风电能全都消纳。
预计到“十二五”末期,重庆风电总装机容量达80万千瓦。目前,重庆市已经有武隆四眼坪和石柱狮子坪风电场投入运行,装机容量共9.63万千瓦。重庆“十二五”还要新建石柱、巫山等14个风电场,装机规模70万千瓦,总投资70亿元。现已核准开建风电场8个,装机规模37万千瓦,总投资39亿元,另6个风电场已经进入核准程序。
与国内“三北”地区相比较,重庆风能资源较少,这导致了重庆风电成本较高,上网电价达0.61/千瓦时,与火电0.45元/千瓦时的标杆电价比没有优势。但重庆风力发电也有优势:风电场距离负荷中心近,最远20公里就能送上电网供用户使用,这样投资和电损就相对较小;风能利用率高,不存在弃风问题;电网消纳条件好,可以实现所发电量全额上网。重庆市发改委能源处副处长熊垠州举例说:武隆四眼坪风电场一年利用小时数达2000小时,所发电量全部上网。
重庆已经形成了统一测风、统一规划、统一授权的风电开发模式。去年底,还启动了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规划的相关工作,风能开发走上了精细化的路径,让零星、破碎地块,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风能得以利用。熊垠州表示:重庆适合分散式接入电场开发,对此我们已经有原则性规划,就是1万千瓦一个点、最少2台风机、多至5台风机,当地农村电网可以就近消纳所发电力。
风电场装机进入大型机组时期
随着技术进步、产能提升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规模效应显现,风电机组价格由单位千瓦6000元降到3700元左右,风电建设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在国家和重庆的相关政策支持下,重庆市推进风电大建设、迈上新台阶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
在2010年,2010年重庆建成投产第一个风电场——武隆四眼坪风电场,装机容量4.68万千瓦,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安装了55台850千瓦机组。今年6月投产的石柱狮子坪风电场则是重庆第一个安装2000千瓦机型的风电场,标志着重庆风电建设向大型化机组迈进。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和市发改委分别下达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投资共1200万元,支持重庆本地风电设备商海装集团实施5MW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和分散式风电项目。海装风电提供2000千瓦H102风电机组,通过应用新型速度转矩控制算法、优化控制参数、加长叶片等技术创新,让风电发电效率提高20%以上,使风机更适于在高海拔低风速地区应用。
重庆市发改委能源处长张跃表示:考虑“十二五”末全市风电装机达80万千瓦,风电整机产销300万千瓦的情况,预计“十二五”期间风电开发完成投资80亿元,风电产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6.3亿元,贡献风电环境效益1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万人左右。
2011年,重庆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电源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将风电场项目道路建设列入乡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风电项目建安营业税及附加、增值税实行地方税收返还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建设风电节省投资、改善投资环境。以石柱狮子坪风电场为例,单是落实将风电场项目道路建设列入乡村公路改造工程的政策,就为工程节省投资约1000万元。
重庆风电场均处于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区,狭窄的山区道路原本无法运输长达50米的2000千瓦机型风机叶片。通过在运输汽车上安装转向架等运输方式革新,解决了这个难题,让大容量高效机型可以在重庆山区风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