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们曾公开呼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须将现有的能源体系转变成一个基于节能、高效和可再生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否则,我们有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能源转变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是我们阻止气候变化并拯救地球的必要手段。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和英国石油公司(BP)的“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导致的灾难仅仅是我们当前危险的能源体系所带来的众多极具警示意义事件中的两个案例。如今的能源基础设施已经老旧,全球大部分发电装备已近寿命极限。因此,必须做出重要投资决策使全球能源系统与时俱进,并绘制未来几十年的能源版图。能源转型的机遇已经来临。
要设计一个非化石能源系统,需要做出的第一个思维模式转换就是对以下问题的理解:全球气候与能源危机不仅与能源本身相关,更与我们正在使用或者确切地说是正在燃烧的燃料相关。从本质上讲,我们的能源系统必须从以燃料为基础转变为以设施为基础。在一个非化石能源社会中,我们必须用初始化投资来建设发电设施,之后投入到该设施中的能源,即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都是免费的,
而且几乎不存在运营成本。因此,100% 可再生能源系统与其说是能源消费,不如说是一种能源服务。真正的思维模式转换必须是将能源理解为一种投资而非运营成本。
然而,转变现存能源系统不仅仅是用太阳能和风能这种新能源来取代化石燃料,真正的能源转型只是以此为起点和斗争的工具。当前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系统以复杂的集中式基础设施为主要特征。首先,燃料被运送到发电厂;其次,电力生产与分配合为一体。这种能源供应链是垂直型的,收益仅由少数的利益相关者分享。如果实现100% 可再生能源转变,这些都将改变。就其本性而言,可再生能源系统是分散式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一个水平供应链,它需要完全不同的设施和市场。因此,会有很多新的角色和利益相关者进入这个系统,拥有权利并产生直接影响。
试看丹麦等正成功迈向100% 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国家,我们发现,其成功要素是公众的高度参与和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生产所创造的区域价值。
丹麦是唯一致力于在2050 年前实现电力、供热和交通领域100% 可再生能源供给的欧洲国家。自1973 年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丹麦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能源安全供给、能源利用多元化、环境与气候友好化以及提高能源供应的成本效益。
在这个北欧小国,当地居民筹集1600 万欧元投入到可再生能源领域。100 多个风电机组合作社对全国四分之三的机组拥有联合所有权。社区风电场的度电价格不仅比传统电力价格更具竞争优势,而且只是海上风电电价的一半。
此外,丹麦也找到了解决风电波动性这一重大挑战的答案,那就是采用热电联动,并分散区域供热设施,从而使能效提高3 倍,并成功做到分散储能。光伏和风电也不是独立运行的系统,丹麦人设法整合集中供热和制冷、热电联动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这些要素,以建立一个真正的自我供给系统。除了社区参与度,提高能效成为实现100% 可再生能源供应的第二大关键因素。
为了促进欧洲其他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怎么强调国家支持政策的重要性也不过分。尽管是私营部门在提供恰当的技术手段,却是政策在决定着将能源投资变为成功商业案例的时间和方式,因此也引导着能源体系面向未来的平稳过渡。整个欧洲已经找到最好的政策方案,尤其在德国、丹麦和奥地利等国,这些政策已经促成了惊人的发展。其中,固定电价是一个关键性法规,它扮演着政策纽带的角色,将公众、政策、能源和经济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