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
新能源业务并没有成为天威保变腾飞的翅膀,反而成为沉重的包袱。
2013年7月25日,天威保变收到兵装集团财务公司的催款通知,被指旗下天威硅业4.38亿元贷款全部到期,要求天威保变承担担保代偿责任。此前一天,天威硅业因无力偿还中国进出口银行2.65亿元贷款,天威保变履行担保义务,按股权比例代其偿还本息共1.39亿元。6月,天威硅业无力偿还中行新津支行的贷款,天威保变负担联保责任。
一直以来,天威硅业被称为“兵装集团新能源产业骨干工程”。2008年5月,天威硅业30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总投资27亿元,天威保变控股51%。2010年,天威硅业实现净利润533万元。2011年,天威硅业检修停产,至今未复产。2012年,天威硅业亏损3.5亿元。
除了多晶硅之外,天威保变旗下的薄膜电池业务也被宣传为“太阳能电池的后期之秀”。2009年,天威保变旗下控股95%的子公司天威薄膜,对外宣称总投资31亿元,建设150MW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薄膜技术团队的负责人麦耀华、黄跃龙各出资500万元人民币,分别占注册资本的2.5%。该业务成立于“拥硅为王”的时期,天威保变认为,薄膜电池转换效率将是晶体硅电池的三四倍,成为未来重要的利润来源。
2012年,天威薄膜净亏损为1.5亿元。2013年上半年,天威薄膜净亏损高达6.2亿,亏损额已经远大于3亿元的净资产。同年8月13日,该项目技术负责人黄跃龙和麦耀华将股权无偿赠与天威保变,天威薄膜成为天威保变全资子公司。
在风电领域,2013年上半年,天威保变的从事风电业务的三家子公司天威风电、天威风电叶片和天威新能源共计亏损高达2.6亿元。2012年度,天威保变的这三项风电业务共计亏损额高达3.4亿元。
天威保变是国内较早一批涉足新能源的企业,旗下的风电、光伏和薄膜产业园,曾受外界瞩目,股价曾一度高达83元。母公司天威集团更是致力于打造光伏全产业链,并拥有兵装天威风电产业园等规划。然而在高投入期过去后,这些新能源业务并未带来意想中的结果。
天威保变将业绩重亏归咎于新能源行业的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然而,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上隆基股份(601012,股吧)、向日葵(300111,股吧)、中环股份(002129,股吧)、航天机电(600151,股吧)等公司均实现大幅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