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利:现在土地和环保费用增加,要分摊变电站成本,但机组价格下降。每千瓦投资在8000到8500元左右。所以,从总的造价来说,变化不是太大,大概在7000到9000元之间,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安装条件,具体的配套设施会造成一些差异。
记者:龙源在达坂城最早2002年的风机还在用,这批风机是不是到了高维修期阶段?
魏春利:是的。当时的机组还都是进口机组。这就涉及到我们的历史使命,当时国家让我们定位为风电的人才基地、技术基地,规模基地。技术基地就是早期风机与配件都是进口,但是三年五年后因为技术进步这些都慢慢被淘汰,也就没人能生产了,我们做了很多国产化机件,用国产的替代,自己做一些维修,我们在国内也制造一些器件以延长机器的寿命。目前,新疆龙源都能够自己来维修这些旧机组,因而能够控制成本。
记者:从风机发展上看,更大的机组是趋势。新疆龙源会用更大机组?
魏春利:我们主要考虑经济性,先进性和成熟性。在早期实验阶段,我们都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到了产业化阶段,我们要追求稳定,追求电量,要追求回报。我们就要采用一些技术先进,可靠性高,成本相对较低的成熟机组。现在差不多都是1500千瓦的机组。明年我们可能会考虑2500千瓦的,但2500千瓦和3500千瓦现在还不是很成熟。单位造价比1500千瓦的差不多要高一千块钱。这些我们都要考虑到,比如万一电价降了怎么办?
政策调整需要细化
记者:近年来随着风电技术进步,设备价格骤降,发电成本也有所降低,有人认为电价补贴应有所下调。而且发改委酝酿风电上网电价政策调整的风声也在不断传出。怎么应对?
魏春利:电价是国家定价,我们的利润来自于哪?第一来自于管理,管理体系要精简、高效,决策比较快,机型的选择包括资源的选择,政策的把握要好。第二个来自于比较优势。我只要建得比你好,维修成本比你低,维修速度比你快,发电的时间比你长,故障率比你低,那我就比你有优势。
电价是国家来定的,有可能涨也有可能跌,我们要考虑到未来降电价。如果我们的成本比这个行业的平均值低,那么我永远都是盈利。因为国家调价的时候它要考虑整个行业的平均成本、利润、效率。
记者:从政策支持层面还有哪些建议?
魏春利:首先是保持电价的一定持续性。这样有利于稳定预期。同时,调整电价时应该更细,应该比现在的四种标杆电价更细,才能体现不同区域的特征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