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风电今年共注销或转让子公司15家,其中8家为海外子公司,海外突围失败经历了上市之初的野蛮扩张,华锐风电(601558.SH)开始进入痛苦的调整期。
据统计,华锐风电今年共注销或转让子公司15家,其中8家为海外子公司,而这也意味着,华锐风电海外突围之路的失败。
虽然华锐风电2013年业绩还未公布,但其今年巨亏的事实将无法避免,连续两年的亏损让华锐风电戴帽成为定局。
同时,前董事长因为财务造假受到上交所的公开谴责,这又将影响到华锐风电来年的非公开发行。可以预见,缺少了非公开发行股份这一融资方式,华锐风电扭亏保壳之路将更加艰难。
“两海战略”折戟
12月17日,华锐风电公告称,将向天津临港港务集团转让全资子公司天津华锐100%,转让价款为6342.72万元。
资料显示,天津华锐成立于2010年2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截至2013年9月30日,天津华锐净资产为5777.24元。然而尴尬的是,天津华锐在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均为0元,这也意味着,天津华锐在近两年的时间处于停产状态,并未开展经营活动。
据了解,天津华锐的设立是为了发展公司的海上风电项目,但是,海上风电项目前期投入太大,输电电缆、中继站等设备,较陆上风电项目成本高出许多。“国内风机在陆上使用都不太稳定,海上风电站所需的技术条件更高,目前难以实现。”华南一名风电行业分析师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华锐风电为了推行海上风电,在国内多个港口城市设立子公司,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转让天津华锐也是之前盲目扩张的后果。”上述分析师介绍。
与海上风电战略一样,华锐风电的海外风电战略也遇到了不小的挫折。事实上,华锐风电是在2011年的时候提出“两海战略”,其目的在于发展海上风电、并扩展海外市场。
2012年年报显示,华锐风电2012年全年实现海外销售4.72亿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重从2011年度的不到1%提升到超过11.83%。201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销售5.85亿元,同比增长108.2%,占总营收的42%。今年三季报则未显示海外销售额。
海外销售的增长也随之带来成本的攀升。2012年,其海外销售成本达到4.76亿元,超过同期销售收入,今年上半年海外销售的成本也达到5.46亿元。
无奈之下,华锐风电采取了一系列海外市场收缩动作。今年7月,华锐风电公告称,将注销华锐风电在美国、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等地的四家海外子公司。而在今年4月,华锐曾注销在英国、波兰、罗马尼亚、澳大利亚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