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新能源“迎春”
2013年,可以称得上新能源年。这一年,新能源在谷底回升,政策出台的频率令人眼花缭乱,用政策烘托出新能源的“春天”景象。
3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征求意见稿。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工作方案》。
此后,政策发布的速度加快。7月份,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发改委和财政部也出台了相关支持办法。
8月,国家能源局和发改委共发布4条光伏发电的政策。9月份发布3条,四季度共发布3条办法。全年累计发布光伏政策15条。在这背后,2012年出炉的“十二五”光伏装机已经上调、上调、再上调,最新数字是35吉瓦。
光伏发电思路也更侧重分布式发电,为此电网公司专门为分布式打造了量身定做的措施,加快电网接入。分布式发电的电价政策、项目申请、管理办法也陆续出台,可以说国内光伏发电市场架构已经初步完善。
风电已经是新能源的大头,累计装机近8000万千瓦,2012年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光电装机国。但春天的表象下,新能源产业链的利益分享机制并不完善。制造业最惨淡,还在盈亏边缘挣扎,政策补贴和优惠大多流向电站开发商,制造企业“汤”都喝不着。
政策接连出台,但难掩法律执行不力的窘境。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就难以实行,呼唤多年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受到地方利益博弈,也迟迟不见踪影。
十、进口煤创新高
进口煤将2013年的中国煤炭市场搅得 “很不安宁”。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2012年中国以2.9亿吨的煤炭(含褐煤)进口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进入2013年,这一趋势仍保持, 仅1~11月份,我国已经累计进口煤炭2.92亿吨,同比增长15.1%。其中,11月份进口煤炭2843万吨。因此,全年进口量超过3亿吨是不容置疑的。
同时,由于进口煤的65%是供给沿海电厂,在华东和东南沿海地区,2012年进口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在25%左右,但在2013年一季度却达到了32%。分析人士表示,沿海地区进口煤只要占到海上进煤总量的1/3,国内煤炭市场压力就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