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外对于风电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测算表明,各种规格的风电机组,在发电的前半年内就可平衡掉从其材料生产到报废回收整个过程的碳排放,使用中几乎是零碳排放。成本效益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尤其是在欧洲许多国家已经确立了 100% 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的情况下,我们还用阴谋论思维、还想用零打碎敲的方式去发展风电,显然是一种“还未出发就已失败”的行为。各国都看到了风电在服务环保、建设低碳经济、替代化石能源方面的突出成效,制定出一个高过一个的宏伟目标。我国也将风电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加以大力扶持,在已经具备的基础上,抓住历史机遇,将我国风电打造成为具有领先世界优势的高端产业。而这一些都必须有稳定的和大规模的市场作为支撑,也只能以并网型风电为主,其他形式作为有益的补充。
经济的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要求包括能源在内的要素必须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并网风电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都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真正的风电离网( 非并网 ) 应用,到目前为止,还只限于偏远的电网无法到达的地区,要靠离网应用达到大规模开发利用风能的目标恐怕不切实际。所谓的风电非并网应用在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也仍然要基于电网的基本支撑,这和风电分散式并网分布式应用并无区别,更非新鲜事物。显然,科学地认识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认识中国风电发展国情以及风能利用途径很有必要。在认识提高后,针对利益纠葛,各方专家也应该站在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上思考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样我们才能切实转变发展模式、呵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