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智能控制技术的研发历程,刘博士向记者透露,远景能源对智能控制技术的研发是从2010年安装在如东潮间带试验风电场的1.5兆瓦机组开始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远景1.5兆瓦海上机型在8个厂家、9种机型中,会有发电小时数连续3年位居第一的出色表现。从等效满发小时数看,2013年远景机型比第二名机型高出12%,比末名机型高出30%。从机型可利用率看,在3年中,受大部件更换或其他故障影响,有8款机型可利用率年度排名发生过前后名次的变化,而远景机型可利用率在过去的3年时间年年位居第一,并且一直无人值守。“只是那时远景对智能控制技术的深度研发和使用还处在秘密阶段,即便后来智能控制技术又在安装于丹麦的一款3.6兆瓦海上机型上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远景也还是没有公开对外发布智能风电机组的概念。而实际情况是,3.6兆瓦海上机型的智能控制技术直接移植到了这款4兆瓦海上机型。”刘博士告诉记者。
最优系统成本有多优
“从机组发电性能、塔筒重量和基础用钢以及物流吊装这三点看,远景4兆瓦海上机型做到了系统成本最优。”Lars强调说,“系统成本最优的背后是技术支撑,比如降载技术的使用使这款机型的塔筒重量比普通机型轻了25%。”
发掘并提升发电性能是这款机型的一个重要特性,其背后的逻辑在于,136米超大风轮是针对我国潮间带低于8米/秒风速而进行的定制化设计,也是迄今全球所有出产的海上风电机组中,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最大的一款机型。“更关键的是,这款机型的智能化控制使其比普通同类机型多发10%以上的电量。”Lars说。
与降低度电低成本相关的事情总会令人惊喜。远景4兆瓦海上机型也的确向客户展示了这样的价值链体系。在如东潮间带试验风电场,一位来自开发商的现场工程师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从比对情况看,整机重量、物流运输、海上吊装,远景4兆瓦海上机型确实带来了些让人兴奋和赞赏的东西。”这位工程师透露,“远景4兆瓦机型在塔筒重量和基础钢结构方面的经济性胜过其他海上机型。此外,物流和海上作业也比较经济,不使用吊车,就可以把设备从工厂运到码头,即便在海上安装,仅使用1台吊车,通过特殊工装设计就可以完成1台机组的安装。对于未来的维护,这款机组也有亮点,比如运维智能诊断、大部件自提升更换,都会直接降低海上风电场的运维成本。”
其实,在这款机型设计之初,远景能源就引入了欧洲最先进的物流、吊装模式,曾经为全球海上巨头设计过物流方案的欧洲公司,完成了对远景能源物流方案的设计,以及高效工装夹具的设计,保证先进的物流方案在设计之初就被植入产品。以机组为核心的海上风电产业成本价值链已然清晰,这也是开发商最为乐见的。“远景的灵活性还在于,可以针对业主的海工船来设计吊装方案。”Lars补充说,“适应客户的海工船这是必须做到的。在这方面,远景做了大量的调研铺垫。”
显然,远景能源的4兆瓦海上智能机型的客户价值具有不小的诱惑力,但对开发商来说,海上风电开发需要谨慎和智慧。谨慎在于选好海上机组,而智慧恰恰体现在对海上机组技术的认识及判断上,在海上安装机组不能把麻烦预埋到海水里。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客户特别在意远景4兆瓦海上智能机组的零部件供应链,这也是远景能源为什么出产单机容量4兆瓦而不是更大单机功率海上机组的理由,用远景战略总监孙捷的话来解释就是,“出产单机容量4兆瓦的海上机组是出于这个容量级别的全球应供应链已经成熟的考量,而非设计技术上的局限。全球成熟的供应链保障了机组的质量和设计指标的实现。”
看看这款机型的供应链就能感觉到远景能源的精品设计意识,LM叶片、Winergy齿轮箱、罗特艾德的回转轴承、ABB发电机、MOOG变桨系统、KK主控系统,这些都是海上风电经验最为丰富的供应商,大量运行业绩证明了其4兆瓦零部件的可靠性,而且经过了严格的验证测试,这些零部件品牌会对客户购买机组的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力。不能忽略的是,这些进口零部件着实抬高了这款机组的价格,但在Lars看来这不是问题,客户买海上机组是买海上风电25年的未来,他说这正如没有谁会因为看好某个品牌的水泥而购买某个小区的房子,但风电开发商却会因为机组的零部件供应链而决定购买一款机组。
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发现江苏海上将会批量立起远景能源的4兆瓦海上智能风电机组。那片智能机群能够让关心海上风电的人们从这里窥见我国海上风电的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