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活动动态 > 中国能源变革与投资机会论坛(二)

中国能源变革与投资机会论坛(二)

2009-05-16 来源:金融界网 浏览数:6409

  节能降耗方面,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引导,以及来自政府的压力也是蛮大的。在很多领域,很多省份,尤其是大户、市长和个别企业领导人,他的政绩和他节能降耗的水平已经挂钩了。因此在节能降耗领域里面,一个是降低成本的需求,来自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一个是外部环境的压力,外部环境的引领。因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这方面都有补贴,补贴能达到30%以上。这三个环境之下,对于节能降耗应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陈家强:

  刘总的公司还没有上市,您做很多有关高压变频器的项目,在你们那么多的客户里面,有没有一些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令他们的项目取消了或者是影响你们的业务?

  刘锦成:

  我讲讲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对资本市场的一些做法。这次金融危机应该说对我们企业可以说是有帮助的。因为10几亿的国家基础建设,而且温总理在在“两会”

  上唯一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就是在节能减排还没有完成指标,所以应该说节能减排这个问题是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它当做主要工作在做。节能减排比较直接有效的就是高压变频器。

  因为据我们推算,一台高压变频器使用最长时间2年能够收回成本。其实高压变频器不仅仅是节电的,它有很多功能,比如说保护电网,保护电机。发明高压变频器这个产品的时候并不是要节电的,而是要更好的使用电。所以很多国家的项目,包括地方的政府对节能减排非常重视,所以这个市场是很大的。当然我们的企业基数比较小,现在的块头也不大。

  但是我们是一个专业性的公司。所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这么多年也是艰苦创业,赶上了国家大好的形势,所以这次金融危机,我们的生意不是在下降,而是在拼命上升,所以我们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影响。

  关于资本市场,我们这个行业是非常强调研发的,研发方面目前来说虽然有一定的力量,但是还是不够强大,所以我们很需要进入资本市场,因为我们有很高的成长性。我们是一个国营企业,我们需要很多的流动资金。当然这个风险是没有的。但是有时候会有一些拖欠的现象。但是这个都没关系。

  我们要增大产能的时候要进行国际性的一些合作,比如说我们有一些元器件就要定做,这方面要花很多的钱,人家才给你担保。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在走进资本市场了,风投已经进到我们企业了,今年3月份风投到位。现在创业板开了以后,我们正在发材料,准备看能不能上到创业板。我们是想把这个企业做成一个专业的公司。我们不准备做别的产品,我们就搞变频器。也想在这个方面上市以后通过研发,通过内部管理,通过扩张,我们也出口了,能跟ABB、西门子竞争。我就想通过资本市场的进入能把我们企业做到一个很细分的领域里面跟国际性的大公司同台竞争,甚至超过他们。

  陈家强:

  我相信刘总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因为VC已经进来了。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跟你们合作。

  听了三位嘉宾精彩的发言之后,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要跟嘉宾讨论的?

  提问:

  我是来自电器中国杂志社的记者,我想请问在座的刘总和张总这样的问题。刘总也有讲到说在2005年之后国内的高压变频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国内企业在高压变频器领域与国外大企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ABB、西门子这种品牌占据的市场比例还是比较大。我想请问两位,在贵企业的发展当中有没有将高端的高压变频器列入其中,有没有重点针对哪些领域?在您看来大概用多长时间会成为其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一员?

  刘锦成:

  现在国内做高压变频器属于比较低的层次里面,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产品我们没有取得突破。一个是大功率的高压变频器,像ABB、西门子可以做到16000伏。他们的产品系列化做得比较好,关键是他们自己能够生产一些元件。我们合康公司在这个领域里已经在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顺便在这里也向大家汇报一下。

  有两款成本我们是和ABB、西门子可以竞争的。其中一个是同步电机是ABB、西门子独占了10多年的一个产品,他们卖的价格可以说是天价。我们就是受制于资金,受制于研发能力,受制于企业内部的品牌形象,受制于很多因素。所以我说为什么我要走进资本市场?走进资本市场以后这些问题可能会得到一部分缓解,再加上企业的团队都是艰苦创业。

  包括我本人做实业已经20年了,天天在工厂做很琐碎的工作。具体时间给不出来,我认为在高压变频器这个领域里面,只要我们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了成功,我认为5年,最多不会超过8年,我们一定会赶上,甚至会超过ABB、西门子。

  张其生:

  前些天国家发改委组织了一个会,在那个会上,张国宝副主任的一段话非常精彩,他说凡是国外不给我们的,我们都能做好,比如说卫星上天了,原子弹也做出来了,氢弹也爆炸了。凡是人家能给我们的,我们都做不好,比如说大飞机嚷嚷了多少年没作出来。什么原因?从需求的角度,从国民的支持角度应该说存在一些心理上的因素。从骨子里中国人对自己的产品缺乏信任,尤其是新产品。包括在国家的支持层面也不够。这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在高端产业比较落后的致命原因。最近几年从国家科技部、发改委,等等高层,包括这两届的领导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这是从宏观上来说的。

  从微观上来说,包括我们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研发还是很大的。荣信公司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司的人才来自全国各地,哪个地方都有,还有两个国外的团队。刚才那位同志提的,在大功率高端变频器行业,高端变频器是两个行业,一个是大功率,高压,荣信公司目前做的最大功率是1.6万千瓦,54000兆瓦。我们的第一台在今年12月份就可以做出来了。

  另外一个行业是在大型的,要求高精度调速的行业,要求控制程度挺高的。这个领域精度要求很大,一般在1万至几万千瓦。国内压根就不用国产产品,这样会造成我们的时间会更长。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如何从国家层面,从企业层面,给予信心。当然信心是双向的,你做出来一个东西放在那儿,让别人看到是一方面,因为实际上在很多不同的场合,很多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包括三一重工目前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他们的产品都是在前进推广当中有巨大的障碍,从技术的角度我们和他们差得不是太远。

  提问:

  我是金融界网站的编辑,我想请问一下张总,我国政府从去年就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振兴计划,很大一部分是投向了节能环保领域。这一政策对于电力电子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

  张其生:

  应该说带来很多的机会,这个机会表现得比较多,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供方,一个是用方。供方这方面的支持主要是对用户的补贴上,研发上也给了一些政策,在这个政策的拉动下,一个是来自企业本身自己降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这个行业这两年的表现来讲,虽然经济危机影响比较大,但是在这个行业影响不是很大很重要的因素。

  提问:

  我想问一下张总,我了解这个企业是鞍山的,我最近看了一些报道,主要是智能电网的比较多。我想问一下张总,根据你对国际国内市场方面的了解,高层政策方面的了解,您认为国内智能电网的未来,投资,或者是政策扶植时间方面需要多长时间?美国主要是超导,国内主要是超高压电网。中国在这方面未来的前景如何?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中国能源变革与投资机会论坛(一)
阅读下文 >> 德国风能协会抨击德国核能政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2110&page=1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