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活动动态 > 中国能源变革与投资机会论坛(二)

中国能源变革与投资机会论坛(二)

2009-05-16 来源:金融界网 浏览数:6408

  安平:

  很高兴能跟证券界、媒体界的朋友们见面,我叫安平,来自于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我们的公司地点在北京昌平,是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昌平园。我们这个公司主要的产品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动力锂离子电池,还有就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组。

  我们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国内第一家生产这种材料的企业,由于我们公司的出现,像日本化学、比利时五矿这些传统的厂商逐渐的退出了中国市场。我们也是国内第一家涉足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厂家。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在发改委的汽车管理目录上上了管理目录的,也就是说经过国家发改委认可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厂商。

  客户我就不多说了,我们的电池材料这方面主要客户是面对一些电池厂家,像刚才在这个座谈会上的毛博士也就是我其中的一位客户。当然我们的电池涉足了很多的领域,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电动汽车这方面。我们是去年参加了奥运会为运动员和媒体记者服务的大巴车,我们是唯一向这个大巴车提供电池的厂家。当然我们也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当时习近平副主席、刘淇书记,也都很关心这个车,多次到这个厂子进行视察,指导。现在这个车在长安街上一直在跑,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坐一坐。

  方泉:

  我注意到活动的背板是新能源,新能源就是风能发电的机器。石波做得更多的是范围更广的新能源。我们最早关心的新能源就是风能发电。所以想请余总把金晶科技的情况介绍一下。我发现现在作您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您能不能继续保持您的优势,或者有没有什么独门优势,假如说今天开始投资这个企业能不能更放心?

  余丹柯:

  现在这个风能是比较现实的,成本比较低的,能够大规模的开展,因为全世界风能储量是非常高的。中国已经查明的风能产量有10亿千瓦。而且在欧洲,在北美都已经证明了大规模的风能应用对于国家来说应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这是最现实的新能源。

  金风科技在这个领域已经运作了快20年了,当然最早金风科技管理层人员是作为风电的运营商,我们对于风电是非常熟悉的,然后才开始做生产制造,也是为了要生产出国产风机代替进口。这方面已经做了10年,从99年涉足开始生产,到现在10年的时间,07年占国内市场份额第一。08年是第二。从我们公司上市以后的情况来看,我们对于投资者的承诺已经比较好的兑现,包括盈利模式,风机的转型。能够跟国外主流机型抗衡的机种,包括盈利模式,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盈利模式,我们有一个风电厂的运营销售,已经给我们

  带来了10%以上的更利润。这方面的成绩是非常可喜的。大家也看到整个风能行业处在高度竞争的状态,国内有超过50家从事整机的制造,有一些资料表明,现在利润率主要分配在零部件这边,整机也出现了一些能够大规模生产整机的企业。包括华瑞、东气、上海电器,他们都是最近这两年发展比较快的。

  金风科技怎么看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行业大规模当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也都解决了。我们认为风险对于行业来说还是存在的,整个行业处在高速增长的初期,所以说风险是不可低估的。我们认为竞争应该是一个长期性的我们已经做了10年,10年当中有8年都是被国外打压的。时间上我们已经经过了起伏的过程,对于在竞争情况下我们该采取的一些战略重点还是有比较深的体会。行业的发展除了靠制造之外,大家想一想一个成熟的行业,火电行业的产业链是比较长的,不光是零部件,还有服务,还有运营,投资。我原来在火电行业做过很久,我在GE做过,看看GE的财务报表,他的火电利润率在哪儿?不在铸钢,铸件,也不在整机制造。他的利润率在服务上。GE要是卖出一份长期服务合同,毛利率绝对在60%以上。风电还是还没到这步。我希望大家能够看到这个竞争是长期性的,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就是从长远来看,我们既要在产能上保持一定的规模,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这个行业不断的升级换代。利润率我们会认为从整机到服务,到运营会有一个转移的过程。特别是在中国的情况下,中国的优势就是做大批量制造的,如果技术上的难题能够突破,大家都在做,真正的利润在服务,在投资,包括你的资本运作能力上。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我认为竞争是长期的。

  如果你现在投资金风科技还有什么期望,或者说是有什么目标?我认为我们还是有很多优势的。很多大家看到的优势都是制造上的优势。金风科技在制造方面还是一个后来者,还需要向华瑞、东气他们多学习。但是对于风电方面的认识,我们有10年运营加10年制造的经验。在一个风电厂下适用什么风机来匹配这个风电厂的资源这就有很多的学问,你要考虑到风速的情况,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风机对于高风速,低风速的优势也是不一样的。这方面的经验我们也是比较多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敢大规模的涉及开发。

  我们的技术虽然之前是在德国引进的,但是我们已经收购了这家公司,我们有强大的持续开发的能力,我们自己也在独立的开发3.0机组,而且直趋的发展类型,能够解决大家在风力行业遇到的问题。比如说齿轮箱的故障,把齿轮箱去掉以后首先减少的就是故障,再就是提高了效率。省掉相应的系统,我的系统一定要比双配的高得多,这是理论上,实践中,我们经过德国公司的检验,和双配的相比的确是有处理上的优势。

  现在很多电网不愿意让风电上,因为风电很多方面没有达到要求。永磁的机组就有很大的优势。比如说在吉林通榆的电网出现了低电压故障以后,所有的风机除了金风科技的以外都停转了,因为它需要从电网当中获得电发电。只有金风科技的风机还在运转,因为我们的是永磁的。这些优势是从技术上领先的。我们是很有把握的。

  我们的综合整体优势,包括国际化的程度,我现在已经在海外友研究所,有我们的制造厂,包括以后市场的开发,我们的机组已经通过子公司的生产机组销往北美。最早在那儿站有立足之地,越能够打开大量的市场。针对这些优势,下一步战略上我们还会做很多的举动,作为投资金风科技的人来说,我们新的战略布局应该会给股东带来很高的收益的。能够在长远的竞争当中获得优势,这是我的看法。

  方泉:

  感谢余总的坦诚,不回避问题,同时讲出了应对问题的办法策略。

  我想问另外两位老总,也是希望你们坦诚的回答。我们作为外行参与资本市场,我们又不能像巴非特那样找出中国的吉利、中国的可口可乐。只能面对陌生的高端行业,比如说手机最早是锂电池,现在是镍氢电池。我不知道跟你们两位的行业有没有差异。

  我的问题是假设你们都是做电池的,无论是动力车的还是什么行业的,你们能不能分别用1分钟时间说出,锂电池的优势在什么地方,镍氢电池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张立芳:

  我们是针对燃料电池的特性做一些研究,对其他电池我们只是一点了解,并不是了解得很透。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它们的缺点。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比较高,它不是一般理解上的电池的概念。燃料电池实际上是一个电化学的发电机。它是通过在催化剂作用下,在氢气和氧气结合的过程当中把电子导出来,形成电流以后发电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它不是一个蓄电的装置。之所以叫燃料电池,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结果。比如在汽车上使用,还是在备用电源上使用,还是在家庭里面用做小型发电站。只要通了气,外电流有负载就会自动发电,没有负载的时候就不会发电,也不会耗用氢气,这方面来说确实有很多的优势。

  蓄电池不管是什么电池,蓄电装置很多专家都提到了,它的一致性很难做到。做动力电池组的时候,每个单电池一致性不好,确实对整个电池组有影响。所以这种不好的影响就会带动电池很快的产生一些问题,就会损坏整个电池。这里确实有这个问题。

  在电池管理上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也不太容易做好,在使用过程当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燃料电池我自己做燃料电池的,我也不是说燃料电池就非常好。现在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燃料电池成本过高,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质、双极板。这四大材料有两个都依赖进口,所以成本一直降不下来。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中国能源变革与投资机会论坛(一)
阅读下文 >> 德国风能协会抨击德国核能政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2110&page=18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