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和氢有关的。
对比一下我们国家的科学中长期计划,那个是很全面,好几十项,里面有很多氢,但是这里也可以看到日本人对氢的重视程度,我们的重视程度没有日本高。
国际氢能协会成立到现在已经30几年了,2001年第一次给中国人发了一个奖。我拿的是推动氢能发展的奖。去年在澳大利亚举行了第17届世界氢能大会,万钢部长得到了氢能大将。他当部长之前是同济大学的教授,推动我国电瓶车的发展,通过严格的选举颁奖。
氢能的制备,中国现在是大国。在2002年的时候,全世界的氢能产量美国是820万吨,中国是800万吨。这样中国当时已经是第二,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了第一大国。但是我们氢能利用的方式,最主要的还是作为化工原料,并没有真正做成能源。我们现在的目的就是要把氢做成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氢的制备方法,用煤可以,用天然气也可以。所谓用煤制,用天然气制都是热源,真正的氢还是从水来的。核能本身就没有氢,把水分解成氢。
现在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副产氢,这个氢是我们国家现在要保护的。我们国家很多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我们国家的焦炭每年产生的焦硫煤气可以达到710亿立方米,相当于420万吨氢气。这个焦硫煤气除了大的钢厂基本上到了零排放,其他的都没有达到。每年空排的交流煤气将近200亿立方米。转炉煤气200亿立方米,其中估计有20%以上即640亿立方米的冶炼尾气被直接空排或空烧。钢铁工业的气如果要是全部使用的话可以满足2000—3000万辆氢能汽车使用。
氢的储运,把它压缩之后液化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压缩氢气罐,这个罐是放在车里的,根据车的形状有大有小。这个罐的压力很大,发展到了780,我们国家完全可以做358的,而且比他们还要便宜。
另外是把它变成氢,-263度,它就可以变成液体。宝马到我们国家宣传氢气的内燃机车就是用液氢做的燃料。
所以氢的储存到现在为止虽然能够储存,但是还是不太方便。这里的一个主要的虚线是2010年美国希望能够达到的指标。小的虚线是2015年达到的指标。实际上我们加压也好,什么也好,都在原点,但是已经开始用了。
最新的消息是,日本丰田一个车是加一次氢可以跑800公里以上。这是宝马车的氢应用情况。氢一个是燃烧,过去是发电,内燃技术是用氢做燃烧的方面做的。宝马去年拿了5辆到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实地的让大家试乘试驾,这个车的性能完全达到了现有汽油车的水平。04年时候这种车一天创下了9项世界记录。在约6秒的时间内从静止状态加速到100公里/小时,最高撤诉高达302.4公里/小时。
我是93年从美国回来以后做的氢气,看当时的文件,内燃机汽车有两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如果烧氢,它的排放是增加,它的功率减少很大。本来100千瓦的汽车会减少1/3。但是宝马不这么看,他们投了10个亿,所有的大汽车公司都做燃料电池。就宝马不做燃料电池,只做氢。前年我们有一个汽车代表团去看了宝马,看了以后我们特别震惊。它的排放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它采取了新的理论,可以用一点点氢气加很多不是氢的其他气体。它控制在一个特殊的控制,大部分的控制在前面,它控制在后面,用高技术的手段使得它的功率只有10%。这是影响很大的。后来我就改变了态度,布置了一系列的氢能汽车的研究。可见技术还是在不断的发展。
燃料电池大家可能听说过,不断的给它氢气,它就能不断的发电。但是燃料电池有简单的分类,按照燃料电池工作温度来看,碱性的是60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80度,固定氧化物的燃料电池是500—1000度。现在我们国家用的都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大家觉得这个不好用都在提高。电站用的是比较多的是200、600度的。燃料电池用在哪里?它可以做得很小,也可以做得很大,小到几瓦,大到几十千瓦,甚至兆瓦。最小的几瓦可以做芯片之类的。几十瓦的可以用在电脑,100瓦左右的可以用在
部队。包括汽车,甚至潜水艇都可以应用,300千瓦的电池驱动没有一点声音。潜艇自己带着氢和氧,因为温度只有80度,加上那么深的海水,所以热的探测器根本探测不到潜艇在哪里。燃料电池的市场很广泛,我说的广泛并不是有多大的天下,还是要跟其他的能源进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