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成本、收益模糊 投资者不敢越海上风电雷池

成本、收益模糊 投资者不敢越海上风电雷池

2014-08-13 浏览数:239

  在过去几年里,电价体系不完善、工程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成为海上风电建设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家发改委6月份公布的《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了上网电价,为我国相对沉寂的海上风电打上了一针“强心剂”。但模糊的成本和收益仍是诸多投资者不敢越雷池的顾虑。
  海上风电是世界主要风电市场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我国可供开发的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场址靠近负荷中心,海上风电的开发利用不仅是风电产业纵向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带动我国相关海洋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海上风电项目不仅对风机技术和施工条件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开发投资也高,每千瓦容量的投资约为陆上风电投资的两倍。在海上风电电价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投资者很难测算出明晰的投资回报率,也使得海上风电项目进展缓慢。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仅装机39.5万千瓦,虽然距离国家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装机500万千瓦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今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对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区分潮间带风电和近海风电两种类型确定上网电价。2017年以前投运的潮间带风电项目含税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时,近海风电项目含税上网电价为0.85元/千瓦时。
  不可否认的是,海上风电电价的出台为我国相对沉寂的海上风电打上了一针“强心剂”,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未来的海上风电建设。然而,对于当前的上网电价标准,业内人士也提出了质疑。
  资料显示,国内陆上风电工程造价为8000元/千瓦左右,而海上风电的工程造价在1.6万~2万元/千瓦。其中,工程建设和维护成本则占据了海上风电开发中的大部分投资。在维护方面,海上风机修复成本也是陆上风电的百倍。
  除了国家政策,部分地方政府也出台了扶持政策。相比发达国家的扶持政策,我国海上风电政策相对单一。
  虽然国内海上风电处于起步阶段、摸索阶段,但当前国家、地方政府的种种举措都有力地说明了扶持海上风电的决心。未来海上风电仍需多方合力推进项目建设,不宜跨越式发展,需稳步推进。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宁海供电公司为风电场工程当好政策处理“清道夫”
阅读下文 >> 丹麦风电市场重要数据指标(2003-2013)(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22028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