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等传统融资渠道遭到封堵,天威集团准备借道高成本信托筹集2.6亿资金“补血”。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下属新能源业务运作平台,天威集团正在为激进扩张付出代价。担心贷款难以收回的多家银行争相冻结天威集团资产,这束缚了后者与上市公司天威保变(5.25, 0.00, 0.00%)重整业务的手脚,为实现盈利进行的努力事倍功半。
被挤压的融资渠道
内外受困的天威集团开始寻求更高融资成本的通道,以解燃眉之急。
8月14日,天威集团在中国货币网发布质押股权公告,将旗下三家子公司:保定天威风电科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天威新能源(长春)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向华宝信托办理质押。通过此举,天威集团换得后者金额为2.6亿元的信托资金。
天威集团未详细透露上述资金的用途,但该公司目前暂时失去“造血”功能。2013年年报显示,天威集团(母公司)亏损46亿元,经营活动已经不能产生正向现金流,当年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7亿。
与此同时,该公司面临负债高企,短期需要偿还巨额债务:2013年年末需要偿还的短期借款9.55亿元,在手现金不过2600万元。
实际上,2013年依靠借入长期债务归还急需偿还的短期负债,天威集团为自己赢得部分喘息时机。当年,资产负债表显示该公司应付债券增加了10亿,与此同时偿还了大约16亿的短期借款。
这一艰难的“去杠杆”进程,源自于天威集团激进的新能源投资策略。在光伏以及风能等行业大受追捧的日子里,天威集团急不可耐地跳上了这趟东方快车。2008年至2012年的三年时间里,天威集团上马了21个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但其中的20个项目未经过董事会等法定程序,涉及金额152亿元。
国家审计署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12年度的财务收支审计结果部分涉及到天威集团,其披露的信息显示后者对于新能源项目投资颇具随意性:2010年至2012年,天威集团未经发展改革委批准擅自上调投资计划,实施的境外新能源投资项目因设计缺陷等原因被迫停工、破产清算。至2012年底,天威集团有3个投资项目超计划投资2.85亿元,未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审批;11个项目未经兵装集团审批即开工建设,涉及投资额24.85亿元。
巨额的投资资金来源于对负债的高举高打,天威集团新能源投资造成负债规模和经营风险快速增长,至2013年5月外部融资规模达234.42亿元。
风险很快暴露,2011年和2012年天威集团亏损分别高达11.90亿元和33.28亿元,及至2013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46亿元。
还债的日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