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这里,亲眼见证着“绿巨人”是如何屹立在这山顶上的。南漪湖48.3mw风电项目位于狸桥镇南漪湖西北的低高立洪林场的山丘陵上,海拔在150-300m之间,占地面积约30km2。由于狸桥镇位于皖东南天目山余脉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结合部,由于受地理位置、季风环流、地形差别等相互影响,具有春雨连绵、夏雨集中、秋雨偏少、冬季干冷、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主要风向为东风,频率为14%。“虽然这里的风速达不到沿海等地等级,但是随着沿海风电项目份额的保额,向内陆地区发展低风电项目是风电发展的大势所趋,而狸桥镇这里的地理优势,显然是风电项目最终落户这里的重要原因。”南漪湖48.3mw风电项目负责人孙磊如是告诉记者。
南漪湖风电项目规划装机23台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2100kw,总装机容量48.3mw。风电场通过一机一变经过2条线路汇流送至升压站,安装一台50mva主变压器,通过一条110kv输电线路送至220kv南漪变电所与系统并网,年发电量达9000万/km·h。在安徽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龙湖场变电站厂长叶剑华的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南漪湖48.3mw风电项目之一的110kv龙湖场变电站前。叶剑华告诉记者,“升压站于2013年8月7日开始动工,11月7日综合楼封顶成功,2014年3月2日主变就位,7月25日设备单体调试全部完成。”这也就意味着变电站已经具备并网发电前的最后条件,随时能够并网发电。
走进变电站集控室内,职班长吴志成正和其他的两位工作人员紧张地进行着设备的调试工作。“我们4月份就从凤阳的总公司抽调过来进行该项目的运行调试工作,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中,现正在进行设备最后调试,就等风机安装完成,并网发电了。”吴志成笑着告诉记者。龙湖场变电站在抓紧调试,使之具备并网发电的条件,离变电站不远处的高立洪林场顶上一座座“绿巨人”也正在不断崛起,风机安装也在快速推进中。在高立洪林场山顶,80米高的风机特别引人注目,风力发电机犹如擎天之柱,为原本山头增添了一抹亮色。“现在已安装风机15台,35kv输电线路也在安装中。”孙磊指着远处随风微微转动的风机说。
据了解,风机的环底座直径4.3米,机舱重达80吨,每个叶片直径达53米,再加上整个林场山体较窄,运输风机并进行安装十分不易。为保证进度,每次吊装工人要连续工作十几小时。风机的吊装对天气要求较高,要在无雨无风的天气进行,完成一台风机吊装一般需要2天时间,工期之紧、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建设工人紧张施工赶工期,包项目工作小组也没有闲着,他们天天坚守在工地上,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工作紧张人手不够,他们也顶上去,既当“服务员”,又当“战斗员”。为顺利完成风电机组吊装、机组内配套电缆施工工程,项目组专门修建了5米宽的30多公里运输道路。而由于高立洪林场山体较窄,风叶长度过长,风机运输问题成为制约工程进展的一大问题。“为了能保证风机安装进度,我们每天5点多就要起来,现场调度风机的运输,一直要到每天的风机安装进度要求全部完成才能下山,每天在山上时间超过12小时,成了名副符其实的‘山顶洞’人啦!”吊装现场负责人彭栋笑着告诉记者。
据了解,南漪湖风电项目自去年12月开工以来,项目建设方科学施工、紧赶工期,各项建设正有条不紊向前推进,项目9月初可全部吊装建设和调试完成,预计9月10日实现并网发电。投产后,可作为主网的补充电源,直接向当地电网供电,减轻主网的输送压力,满足区域负荷发展需要,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