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开发区正加大技术开发和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对具有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优先列入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加快推进产业化;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提升技术开发水平,在建好齿轮、叶片两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利用在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促成以高齿为依托成立专业设计院,形成从总装到部件与运行的设计、试验能力,增强园区产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服务也更为优化。在政策上,开发区支持企业参与主机、齿轮箱、发电机等关键部件的标准制定;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产业支持资金,加强银企沟通,支持企业上市,破解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障碍。在市场开拓上,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等措施为区内企业牵线搭桥,在区内帮助企业增加定单、开拓市场;同时加大园区风电产业宣传力度,千方百计做好区风电企业和区外相关企业及机构的对接,帮助开拓外部市场。在人才上,还将综合利用园区现有风电研发、技术、教育等资源,由科技公司牵头建立专门的风电培训学院、协调高校开设风电专业课程、选派人员到国外学习培训、优先吸纳国内外高端人才等多种渠道,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开发区风电产业“风头正劲”
据悉,截至2008年底,江宁开发区内已有风电装备研发及生产企业近二十家,占全市的80%,已形成风机总装和风电传动系统、发电机、控制系统及风电叶片材料等四大关键部件的聚集,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风电产业链。
几个“最”,代表了园区风电企业的领军水平:国内最大的风电整机企业——新疆金风科技已将其兆瓦风电机组产业化项目落户江宁开发区。国内风电传动设备的龙头企业——南京高精齿轮集团公司的风电齿轮产品占据了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今年产出预计将达40亿。南瑞集团作为国内实力最强的电力综合自动化控制设备研制企业,目前已开展了风场监控和接入系统研究。南京汽轮电机集团作为国内中小型燃气轮机、汽轮机研制能力最强的企业,已在江宁开发区投资10亿元建设风力发电机生产基地,生产1.5MW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唯一的集研发、产品制造与销售、成套技术与装备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完整的非金属矿物材料、玻璃纤维、玻纤复合材料产业链,引领着中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发展方向,为叶片与材料制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与此同时,风电四大平台应运而生,成为产业“井喷”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国家科技部2009年1月授予江宁开发区“国家级可 再生能源特色产业基地”的称号;二是南京市政府于2008年5月30日批复同意在江宁开发区规划建设“南京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园”;三是牵头成立南京风电装备行业协会;四是2008年12月31日中科院签订关于在南京成立风电技术交流中心并建立风电产品测试平台的合作协议。
“预计2012年,江宁开发区风电产业将基本形成2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和250亿元销售规模,”开发区领导杨友林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将把江宁开发区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风电设备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建成国家级风电装备研发和检测中心,成为全国风电装备产业的集聚区。”
风电企业共享风电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