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海上风电 > 到海外的海上去——中国风机制造商且行且稳重

到海外的海上去——中国风机制造商且行且稳重

2014-10-28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886

  欧洲为海上风电的发轫之地,也是海上风力资源丰富之所,挪威、瑞典、丹麦、德国、英国的近海海域的海上风电年发电平均小时数在4500 小时至5000小时之间,远高于国内3000 小时的水平。同时,欧洲海上风电上网电价也远高于国内水平,所以,国内一些风机制造企业已把眼光投向海外的海上风电市场。然而,突进最成熟的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绝非易事,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对话了国内外风电行业多位人士,为中国风电企业开拓海外的海上市场建言献策——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晓萍:
  在海上风电开发方面,湘电风能其实是从国外走到国内,2009年为了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化战略,湘电风能收购了一家欧洲专门做海上风电的公司,所以说湘电在海上风电市场上,本身的国际化色彩就很浓。今年,我国海上风电电价出台,并规划了宏大的发展目标,相对于国外海上市场,我国的海上风电市场规划更集中、推动力度也更大,所以,湘电已经集中欧洲和国内的技术优势,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国内的海上市场。
  中国风机企业要到海上风电相对成熟的欧洲市场去,特别要注意中欧两地海上风况、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比如说,中国有台风,而欧洲没有;另外,我国几个海域风况差异性很大,更复杂,而欧洲的风况基本都是一级风况。这些国内情况与也欧洲的差异,对国内风机制造商走出去提出了更大挑战。  
  DEWI(德国风能研究所)全球总经理Francisco Martinez:
  与陆上风电场相比,建设海上风电场从结构设计、安装和维护都更为复杂。特别是离海岸线较远的海上风电场需要周密的开发,对发电机、零部件和整个风电场的基础投资都需要周详的规划。比如说海上风况监测、风机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的检测,这些检测在软件和硬件上的要求都很高。中国的风机制造商要扩大海外的海上风电市场,首先要在多个海上风电项目中积累经验。中国的海上风电市场已经开启,对中国的风机制造商来说是良机,DEWI也正将一批经验丰富的欧洲工作人员转移到中国,以应对中国海上风电业务扩张的需求。另外,欧洲的海上风电市场已经比较成熟,竞争也最激烈。而美国、巴西、日本甚至南非等国的海上风电市场正在开启,这些国家的市场竞争也没有像欧洲那么残酷,对中国海上风机制造商来说,这些国家的海上风电市场是不错的突破口,成功的机会也更大。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规划能源“十三五”要重实效
阅读下文 >> 阳光电源WG7500KFP闪耀北京国际风能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2329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